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通脹壓力引發熱議 專家提醒防范緊縮過頭風險

上海證券報 2011-06-27 10:29:25

        在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相伴而生的通脹風險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在25日至26日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官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指出,實現經濟復蘇需要警惕全球性通脹風險。

        論壇上有學者指出,中國貨幣存量達到70萬億元,是GDP的兩倍,而美國這兩者的數字相近,進而認為我國貨幣流通太多,應采取緊縮貨幣的政策。對此,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表示,當前形勢下,在實行貨幣流通量向所謂正常水平回歸時,很可能引起一些企業產品供應鏈的斷裂和資金鏈的斷裂,對此風險應加以防范。

        穩定物價是宏觀調控首要任務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5日出席開幕式并發表演講。他指出,實現經濟健康復蘇需要警惕全球性通脹風險。經濟從衰退到復蘇充滿挑戰,增長和通脹往往相伴而生。近一段時期,國際市場上糧食、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通貨膨脹在全球出現一定的蔓延之勢,給經濟增長帶來陰影。

        李克強強調,面對全球性通脹壓力的挑戰,單靠個別國家能力遠遠不夠,需要各國相互溝通,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既恢復和保持經濟增長,又抑制和減輕通貨膨脹,才能促進世界經濟健康運行。

        李克強表示,中國已將保持物價穩定作為當前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任務。“我們通過一方面增加糧食、能源等基礎產品的有效供應,一方面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有利于控制通脹預期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李克強說。

        全球范圍內通脹壓力加大的問題也引起很多專家學者的關注。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于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世界經濟避免了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后的大蕭條,出現緩慢復蘇的跡象。但與此同時,“由于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全球性通貨膨脹,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新的沖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指出,如果說2009年國際貿易的大幅度下降是金融危機的第一輪沖擊波,由美元貶值帶來的通貨膨脹則可能是第二輪沖擊波。

        在鄭新立看來,第一輪沖擊波使全球貿易下降了30%以上,第二輪沖擊波可能使人們手里的美元資產被吞食掉三分之一以上,“這一輪沖擊波與上一輪沖擊波相比,破壞性和影響可能要大得多。”

        不能忽略企業盈利前景預期

        為了回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更好地控制住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的高位。

        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認為,任何通貨膨脹都是貨幣現象,讓貨幣流通量回歸到正常水平的提法總的來說沒有問題,但因為中國正處于轉軌時期、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城鄉存在二元結構,就中國而言,何謂貨幣流通量的“正常水平”需要考察。

        “如果單用發達國家的經驗可能造成這樣的結果,所謂正常水平就是緊縮或者偏緊,而中國和西方市場完全不一樣。”他說。

        緊縮貨幣流通量過了頭會有什么結果?厲以寧表示,在當前形勢下,不同產業、不同企業、不同地區在收緊貨幣流動性政策影響下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有的產業、地區和人群受影響大,要嚴防企業資金鏈和產品供應鏈的斷裂。

        “滯脹不是沒有可能。”他說,穩定人們的通脹預期,對治理通脹是有效的,但是同時不能忽略企業盈利前景預期。

        厲以寧強調,“如果把已經偏緊的貨幣流通量理解為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繼續緊縮,從微觀層面來看,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部分企業的經營困難。”厲以寧說,對此風險應加以防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仍高達9%以上,現在談“滯脹”為時過早,但也要防止“緊縮過頭”的趨勢。

        從物價來看,樊綱認為,目前通貨膨脹基本已得到控制,應該說這輪通脹比2006年-2008年的通脹要相對溫和。下半年通脹壓力會趨于穩定。

        樊綱強調,貨幣政策本質上永遠不是針對一個變量,應該強調均衡,要兼顧經濟增長和通脹治理等方面。他說,要防止“緊縮過頭”的風險,這很可能導致經濟增速過快下滑。

責編 劉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