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2-10 08:41:32
1月份CPI同比漲幅意外反彈至4.5%,結束此前連續五個月下降的趨勢。由于有元旦和春節因素,1月份CPI是典型的休假式反彈。貨幣政策也不會因此而改變穩中見松的狀態。
由于2月份CPI翹尾因素較1月份回落1.22個百分點以及食品價格在節后已有明顯回調,預計2月份CPI有可能降至4%以下。各界普遍預計,年內通脹壓力將繼續緩解,1月CPI漲幅有可能會成為年內高點,但全年CPI漲幅仍將在3%左右,與基準利率基本相當。
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12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至4.1%,以15個月新低收尾,通脹也由此進入下降通道。
今年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在這個目標下,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盡管今年控通脹已經不是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但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復雜性,通脹壓力雖有緩解但壓力猶存。而已經長達兩年多的負利率,也削弱了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的空間。尤其是近期國際政治環境動蕩,歐美可能繼續采取量化寬松,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可忽視。
同時,影響國內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因素,如勞動力成本上漲、土地資源要素價格上漲、能源價格改革以及國家繼續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等,都會推高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到CPI。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5%,為當月CPI貢獻了3.29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仍是通脹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價格改革今年也可能會有大的突破。但能源在CPI中所占比重不高,所以其改革對物價形成的壓力較弱。
因此,監管層絕對不會對通脹掉以輕心,未來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將更加謹慎,放松力度恐怕將顯著低于預期。
但1月份的PPI數據則釋放了另外一種信號。1月PPI同比上漲0.7%,漲幅創26個月以來新低,環比則繼續下降0.1%,而且未來仍有可能繼續回落。。
比較悲觀的分析人士認為,PPI漲幅低于1%,說明在緊縮政策下PPI出現明顯的價格下跌趨勢,通縮征兆隱現。在這種情況下,未來貨幣政策將加快放松步伐。
物價和新增信貸高于預期、美元匯率及外匯占款的變化,都是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但從經濟穩中求進的需求出發,再考慮其他變量,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調的必要和空間。多數機構預測年內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2-4次、每次0.5個百分點。更有機構樂觀預計,央行最早或于本月降準。
本周央行曾要求一級交易商申報央票需求,但最終卻讓位于正回購操作,顯示了央行的謹慎心態。因為發行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很有可能下行,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猜測。為保持市場心態平穩,央行推遲了央票發行重啟的時間。
由此可見,雖然1月份CPI遭遇了休假式反彈,但沒必要過于緊張,貨幣政策仍將處于穩中見松的狀態,資金面將維持適度寬松的局面,而目前公開市場操作是調節流動性的最好工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