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5-28 11:15:54
國際投行瑞銀最新報告稱,希臘不可能有序退出,其根源在于制度僵化:要退出歐元區,必須進行冗長的談判。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目前希臘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罷工潮此起彼伏,很多民眾抗議減薪,但事情可能還會變的更糟。
國際投行瑞銀最新報告稱,希臘不可能有序退出,其根源在于制度僵化:要退出歐元區,必須進行冗長的談判。但談判本身會促成市場、銀行體系和企業形成關于希臘退出的預期,而這種預期會立刻幾個惡果。
首先便是貿易遭到破壞,由于沒有人能夠知道新貨幣的貶值幅度有多大、是否可以自由兌換、合同是否會得到履行,因此與希臘的國際貿易將會立即受到嚴重破壞,傳統貿易很可能中止。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由于跨國公司不愿接受希臘交易對手的信貸風險,貿易融資將難以實現。有些易貨貿易也許能夠繼續開展,但不太可能對經濟產生影響。
另一個惡果是政府債務違約、經濟遭到破壞。“無論是否轉換成新貨幣,希臘的政府債務都無法承受、會立刻違約。在不采用某種強制性貸款的情況下,希臘政府將完全無法在金融市場融資。貿易破壞加上無法在公開市場出售資產意味著希臘無法進口所需商品、經濟活動將遭到嚴重破壞。”汪濤說。
瑞銀估算,如果退出歐元區,希臘經濟付出的代價最多可能占到GDP的50%。而且,這一破壞在人們預計退出之時就會成為現實。
希臘銀行系統崩潰也并非沒有可能。“希臘銀行系統可能迅速崩潰。”報告稱,一旦希臘很可能退出歐元區的風聲傳出,那么受到刺激的儲戶將以有形的鈔票和硬幣而非銀行存款保住自己的金融資產、銀行將遭到個人儲戶的擠兌。
汪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大概只有48小時。這是一種突然的恐慌。這種恐慌也可能是一種有機的發展。
瑞銀觀點猜想說,在目睹了圍繞著希臘退出歐元區所帶來的混亂后,其他經濟體的銀行儲戶很可能認為本國會步希臘后塵離開歐元區、因此也會選擇將他們的存款從本國銀行系統中提取出來。
汪濤說,若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那么人們會認為愛爾蘭和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的銀行也確實存在風險。市場會緊張,并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這一傳播的速度可以非常快。希臘退出歐元區對其他成員國的影響可能在幾周之內就會顯現出來,如果未得到妥善處理,一、兩個月之內就可能出現隨希臘而去的國家。
不過,正是考慮到希臘一旦考慮退出歐元區就將面臨無序分裂的結果,以及由此導致的超高成本,瑞銀仍然認為未來的基準情形是希臘留在歐元區。
報告稱,最終的結局應當是希臘與“三駕馬車”之間某種形式的相互妥協:希臘債務可能需要進一步違約重組,相應地,“三駕馬車”放寬財政緊縮的要求并或提供更多的財政轉移。歐洲央行以及歐盟政府仍然有諸多政策選項可以用來穩定局勢、避免歐元區瓦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