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7-04 23:40:54
每經編輯|每經網記者 胡群
每經網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利率市場化……正在給銀行業經營帶來了巨大挑戰,甚至顛覆傳統銀行商業模式。如果善于利用這些新技術,勢必將給銀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會。作為中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雖已在股份制銀行中名列前茅,但原有的銀行計算機系統已不能很好支持戰略轉型的需要。因此,民生銀行在國內第一家推出新一代銀行系統。
“如果把老核心比作一個背負著民生業務壓力,已經超齡服役的獨棟小樓,那新一代銀行系統則是已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摩天大廈,完成了適應民生業務的科技系統搭建;更重要的是,它有堅實的地基,可以支撐未來5-10年民生的銀行戰略轉型和業務發展。”7月4日,在民生銀行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民生銀行科技開發部有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據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表示,早在5月25日,北京管理部和武漢分行的新系統正式上線,民生銀行新一代銀行系統實現全面上線。經過一個多月的平穩運行,新一代銀行系統于7月4日全面上線。
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一般有三個階段:利率定價、利率執行和利率管理。利率定價是回答給哪些客戶定什么價格的問題,本質是科學合理的定價體系。利率執行是在系統和運營層面將定價體系執行下去。而利率管理則是對產品和利率風險進行評估管理,以達到持續優化的目的。 據民生銀行介紹,核心系統統一的客戶平臺和數據平臺能夠提供公式中所需的所有要素,為科學定價提供了可能。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和金融脫媒加劇,銀行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來自同業及異業的競爭,來自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都要求銀行依托先進的科技平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提高效率和管控風險。
依托新一代銀行系統的全面上線,民生銀行稱將穩步推進流程變革和管理升級,加快管理會計、客戶關系管理、資本及定價管理、集中運營管理、戰略績效管理等重點系統建設,加強各系統間的融合對接,構建起資源和數據一體化的共享平臺,支持精確計量投入產出,促進全業務交叉銷售,實現數字化的精準營銷和管理決策。
衍生移動支付
據萬事達卡大中華區總裁凌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世界上85%的零售交易仍采用現金和支票的方式,只有15%采用電子支付的方式,現金支付成本高且不夠安全。中國更是一個現金大國,大約60%至70%的零售交易采用現金支付,銀行卡、電子支付所占比例很小,因此下一代支付工具將能極大提升金融效率。
下一代支付正是手機移動支付。目前中國銀聯已聯合中國移動及多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手機支付平臺,而中信銀行也推出帶有二維碼支付的手機支付平臺。
除中國銀聯移動支付平臺下的NFC支付外,民生銀行還推出另外兩款產品,據民生銀行科技開發部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這兩款產品將于年底前推入市場。
其中一款NFC支付產品,不需要手機上網即可支付,只要將手機放于商品信息的感應區域,即可完成掃描,進而在POS上進行支付,在不方便上網的地方亦可進行手機支付,如尚未普及網絡的鄉村。
還有一款不用聯網的POS機,這款產品不用聯網即可刷卡,只是資金留在POS中,一旦聯網,即可將資金信息發到銀行,適用于沒有聯網的地方,如路邊的早餐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