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企業年金稅延昨實施 險企冀望政策紅利

2014-01-02 01:11:3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昨日(2014年1月1日)起,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開始實施。

作為企業年金的主要受益者,商業養老保險又將如何評價政策利好?平安養老險常務副總經理高菁表示,“長期來看,新政的出臺將帶動企業年金規模增長,鼓勵部分企業加速啟動年金計劃,同時職業年金也將迅速發展,這將給商業養老機構帶來很大發展空間。”

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人社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 《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103號文),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年金稅優新政的出臺將有助于推動社保體系改革,完善“第二支柱”建設,利好養老保險行業長期發展。由于在企業年金的受托人、投資管理人中,保險機構占有絕對優勢,保險分析師大多預測政策推出將給商業養老保險帶來利好。

平安養老對此的評價是,新政策是對整體稅收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靠攏國際養老金管理模式的一個突出表現,不僅將稅收優惠延伸到了個人,有助于鼓勵個人通過年金制度積累更多養老金,由于采取后端納稅模式,鼓勵參與計劃職工分期領取以降低稅額,更能體現養老金合理利用、細水長流的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平安證券預測,未來三年內,企業年金受托資產和投資管理資產的規模增速有望達到30%,2014~2016年企業年金規模分別為0.78萬億元,1萬億元,1.3萬億元。

據了解,商業養老保險機構可以作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士和投資管理人參與企業年金的投資運營。目前有四家公司已經擁有了三張牌照,包括長江養老、平安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企業年金投資管理市場競爭激烈,不惜將管理費壓至下限,養老保險公司大多虧損經營,主要看點是市場規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 亚洲综合久r在线 | 在线视频中文2021 |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亚洲不卡AV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