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3 01:22:5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宋雙
每經記者 宋雙
2013年風生水起的創業板,2014年依舊“開門紅”。險資入市為創業板再添一把火,1月8日與前期最高點僅一點之差。創業板暴漲當日,基金凈值普漲,龍虎榜上機構頻頻現身前五大買入席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現階段盡管整體行情不容樂觀,在IPO重啟和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打壓之下,大盤指數連跌,市場風格分歧依舊明顯,但基金公司繼續唱多創業板的聲音也遠遠大于唱空。
參與1月8日創業板暴漲/
在2013年創業板火爆行情之下,公募基金交出了還不錯的年度成績單。2014年已被看作是“后成長股時代”,但就進入2014年以來的7個交易日來看,創業板走勢仍強于主板,公募基金依舊“戀戰”,并積極參與了1月8日創業板的暴漲。
1月首周兩個交易日(1月2日、1月3日),上證指數下跌0.86%;創業板指數上漲4.52%。第二周(1月6日~10日)則利好利空交錯,1月7日晚發布的險資投資創業板股票,大幅提振了8日當天的創業板走勢。
從龍虎榜交易數據來看,部分基金積極參與了1月8日創業板大漲行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龍虎榜交易數據統計發現,當日機構一共現身三六五網、長方照明、易聯眾、陽普醫療、茂碩電源、中福實業6只個股前五大買入席位,且均呈凈買入操作。其中三六五網最受青睞,前五大買入席位被機構包攬,共買入11419.85萬元;陽普醫療和易聯眾機構買入金額也超4000萬元。
1月9日創業板指數下跌,機構仍在前五大買入和賣入席位上凈買入5只創業板個股,即任子行、聯建光電、冠昊生物、天瑞儀器、長方照明。1月10日創業板繼續走跌,機構對于創業板個股凈賣出增多,安居寶、寶萊特、長方照明、銀邦股份在前五大買入賣出席位上均呈凈賣出,而尤洛卡、新開源獲得凈買入。
基金的凈值動向更能反映出對于創業板的重倉程度。1月8日創業板指數暴漲當天,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股票型、偏股型、平衡型三類基金凈值均應聲大漲,單日平均漲幅分別為1.85%、1.51%和1.15%。股票型基金中廣發新經濟、農銀匯理行業輪、廣發聚瑞、泰達宏利成長、富安達優勢成長、長安宏觀策略、廣發輪動配置以及混合型廣發聚優靈活配置、華寶興業收益增長當日凈值漲幅均超過5%,由此可見其對于創業板的配置依然相當瘋狂。2013年股票型基金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1月8日凈值上漲3.91%。
基金倉位控制較為謹慎/
雖然基金對創業板個股依舊保持堅守態度,但在倉位控制上卻較為謹慎。
從倉位水平來看,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的一周,基金倉位較前一周延續小幅下降的趨勢。近期市場持續回調,不確定性加大,基金倉位調整普遍較為謹慎,較大幅度調整倉位的基金較少。股票型基金倉位為82.88%,偏股型基金為75.54%,配置型基金為68.86%。德圣同時指出,從市場歷史表現來看,2000點附近是較佳的投資區域,盡管當前市場不確定性較大,但隨著市場下跌,長線布局機遇顯現,部分基金將逐漸加倉。
從具體基金來看,上周 (1月6日~10日)減倉基金仍明顯多于加倉基金。扣除被動倉位變化后,68只主動增持幅度超過2%,沒有基金主動增倉超過5%。與此同時,66只基金主動減倉幅度超過2%,其中9只基金主動減倉超過5%。
從公司方面來看,基金公司整體倉位變化不大,但具體基金公司操作分化明顯加大。具體而言,大型基金公司倉位變化較為一致,減倉操作為主,其中華夏、博時、工銀等減倉幅度較大,南方、廣發變化不大,易方達逆市加倉。上周倉位增減幅度較大的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增倉幅度較大如浙商、華富、中海等,減倉幅度較大有寶盈、益民、匯豐等。中大型基金公司中,國聯安、華寶、銀華等增倉幅度略大,建信、匯添富等減倉較大。從具體基金來看,上周減倉幅度較大的多為成長風格基金,加倉幅度較大的多為前期倉位較低穩健風格基金。
不過,僅憑創業板單日的反彈并不能改變上周基金凈值整體普跌的情況。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上周股票型基金凈值平均下跌2.9%,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2.2%,股債平衡型基金平均下跌2%,僅有少數基金實現正收益。
37只股票型基金單周凈值跌幅超過5%。交銀精選跌8.02%跌幅第一,南方隆元、交銀成長、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凈值跌幅在7%至8%之間,廣發小盤、中歐中小盤、交銀先鋒、工銀紅利等凈值跌幅在7%至6%之間。僅有25只股票型基金上周收益為正,表現最好的是興全輕資產上漲6%。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也有9只基金單周凈值跌幅超過5%。
上周收益為正的股票型、偏股型基金中,興業全球、農銀匯理、華寶興業以及泰達宏利旗下基金表現領先。興全輕資產、興全有機增長漲幅均超過6%;農銀匯理行業輪動和農銀消費主題漲幅在2%至3%之間,農銀中小盤漲1.81%;華寶興業收益增長漲2.46%;泰達宏利成長、泰達宏利品質生活漲幅均在1%至2%之間。
基金觀點
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收集到的基金觀點來看,基金公司唱多創業板的聲音仍大于唱空。
華商基金研究總監兼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田明圣:
2014年仍然是結構性行情,成長股行情比以前受到更多來自價值考量的約束。真正優質的成長股仍會是稀缺資源,而那些缺乏業績支撐的題材股、概念股長期來看會存在較大風險,特別是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之后,會逐步向海外市場看齊,會有一批仙股出現。另一方面隨著優先股等政策的推出,融資體系得到完善,投資風格和方法也會分化,追求穩定分紅的價值投資者有了更好的投資標的,因此那些成長和分紅穩定的藍籌股價值會面臨重估。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
最近市場追捧的智能化系列概念,無論是智能穿戴,還是自動化機械等,背后大的主題是信息消費。2014年1月,工信部正式啟動信息消費試點,北京等68個城市首批入圍,預示著信息消費產業將獲得地方支持,并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抓手。信息消費產業鏈足夠長,包括信息基礎設施、信息配套服務、信息內容供給以及政府工作智能化等。從這些板塊尋找估值合理的個股,可以作長遠布局。
摩根士丹利華鑫:
經濟轉型是大趨勢,在這種大趨勢下,市場的長期結構性機會仍在于新興產業和消費類行業,而市場的市值結構演進也將以此為方向和線索。但基本面趨勢向好的新興產業和消費類行業,經過2013年全年的估值提升,系統性處于相對高估位置,尤其是新興科技產業,目前有風險。而消費類行業,例如醫藥、食品等行業估值合理,中期有上漲空間,短期有防御價值。因此在行業投資選擇上,醫藥、消費類、軟件類行業估值相對合理,在目前市場下具備相對優勢。
華富基金:
2014年主題投資依然主導市場,還是“成長的故事”。一方面,在經濟轉型和去杠桿壓力下,整體企業盈利難以在短期看到顯著回升。另一方面,流動性中性略緊,市場整體市盈率難以大幅擴張。但改革政策全面實施,市場熱點此起彼伏,“講故事”仍然主導全年市場。2013年,在經濟轉型預期和主板公司業績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創業板,特別是傳媒、游戲、電子、環保,贏得了投資者普遍關注,這種效應或將繼續貫穿2014年始終。經濟轉型是個長期過程,經濟結構調整不能一蹴而就,同理相關股票不大可能一步漲到位,技術創新和新商業模式的出現會繼續推動創業板股票前進。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市場覺得創業板股票估值偏貴,但估值偏貴歷來不是賣出一只股票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創業板股票仍然保持高速成長性,那么靜態來看可能偏貴的股票,盈利的增長完全能夠消化估值。2013年是經濟轉型的元年,是成長股長期牛市的起點。
興業全球基金:
在央行明確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流動性緊張將會成為2014年的常態。投資上,2014年改革主題將貫穿全年,成為最重要的投資機會,受益于深化改革的軍工、環保、信息安全、鐵路、農資、非銀行金融等行業值得重點關注。此外,高成長的傳媒、游戲、無線互聯、醫療服務等行業在估值得到一定調整后,依然值得長期看好,不過行業內的公司分化會比較嚴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
創業板可能要演繹最后的瘋狂了。如果險資進入創業板,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估值泡沫,甚至可能接到最后一棒。根據保險公司的投資風格,應該不會在目前這個時機高位接盤創業板,要參與也會等創業板大幅調整之后。此消息一出,可能會刺激創業板指數大幅反彈,做短線的投資者可以做波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