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8 00:52:4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銀保新規正式生效的第二個月,對保險業的影響仍在持續。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太平(00966,HK)日前相繼公布前5月原保險保費數據,其中壽險業務共計實現保費收入4062億元,同比增長16.5%,保費增幅繼續收窄。
從單月數據來看,5月份受銀保新規負面影響正在減弱。平安人壽、國壽、新華、太保壽險、太平人壽5家壽險公司5月單月保費合計僅同比下降3.69%,而4月份的降幅為17.53%。從具體公司來看,除平安人壽5月單月保費實現增長外,其他四家壽險保費均同比下降。不過,4月單月保費下滑較大的中國人壽5月開始企穩,雖然同比仍下降2.58%,但環比卻增長近兩成。
前5月增幅繼續收窄
今年一季度,壽險開門紅火爆,壽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144.2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4.21%,為近年來最好開門紅。然而,從4月1日起,由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下發的 《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正式實施,導致銀保渠道的開門紅迅速降溫。此外,保監會在2月19日出臺 《關于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保險公司銷售高現金價值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控制在公司資本金的2倍以內。這使得部分保險公司從二季度起開始調整產品策略,在4月份開始停售銷售火爆的高現金價值產品。
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壽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865.78億元,同比增長35.47%。其中,4月單月壽險公司實現原保費收入721.4億元,同比下滑5.42%,銀保新規的威力開始顯現。
進入5月后,銀保新規影響是否延續?大公司的表現無疑具有指標意義。數據顯示,五大上市險企前5月壽險業務共計實現保費收入4062億元,同比增長16.5%,繼前4月保費增速回落至19.73%后,增幅繼續收窄。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前5月實現保費收入1667億元,同比增長7.55%,其前四月的增幅為9%;新華保險前5月實現保費收入595.35億元,同比增長35.96%,其前四月的增幅為42.7%;平安人壽前5月同比增速22.72%,較前4月的24.73%下降2個百分點;太保壽險前5月同比增長11.98%,前4月則同比增長了18.47%。
國壽保費企穩
就單月而言,5月份是銀保新規實施的第二個月,對壽險公司銀保渠道的負面影響看起來正在消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平安人壽、國壽、新華、太保壽險、太平人壽5月單月保費合計僅同比下降3.69%,而4月份的這一數據為下降17.53%,降幅已經大大收窄。
從具體公司來看,僅平安人壽5月單月保費數據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10.51%,其他幾家壽險公司的保費數據均同比下降。
雖然同比數據仍為負值,但一些大公司的數據已有明顯起色。
比較典型的是中國人壽。在4月保費收入猛降的國壽,5月份保費降幅不僅大大收窄,在保費規模上還較上月增長兩成。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國壽單月保費收入為156億元,同比下滑達34%,在壽險公司中降幅居前。進入5月份,國壽單月實現保費收入189億元,同比僅下降2.58%。從環比數據來看,較4月單月保費增長超20%。
與國壽類似的是,今年一季度,銀保渠道發力的新華保險5月份保費降幅也有所收窄。數據顯示,新華保險5月保費收入54.19億元,同比下降7.6%。回顧今年4月份,新華保險單月保費收入為57.51億元,同比下降8.86%。不過,其他兩家壽險公司的保費增速下滑還未見放緩跡象。太平人壽5月單月實現保費收入為36億元,同比下降13.88%,較4月份單月保費11.8%的同比降幅擴大2個百分點。與國壽一樣在4月份下滑嚴重的太保壽險,5月實現保費收入為70億元,同比下降16.56%,降幅較4月進一步擴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