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5 01:45:0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供需結構轉變,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即使多地“松綁”限購也未能“立竿見影”,在當前樓市新變局下,銷售額突破千億的萬科(000002,SZ),正開始嘗試營銷模式變革。
8月1日,萬科購房中心正式落戶成都,按照相關規劃,未來購房者可以一站式選購所有萬科房源。同時,萬科還同時上線了全民經紀人平臺“萬享會”,通過購房中心和“萬享會”實現O2O閉環,試圖讓營銷更貼近本質。
對于萬科購房中心選定成都的原因,成都萬科營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成都萬科對周邊城市吸附能力較強,集中式的購房中心更能滿足外地客戶置業需求;部分全國萬科項目如高端、度假類產品,客群分布全國,成都客戶占比很大等。
那么,萬科的O2O營銷模式,是否會沖擊地產代理業、地產媒體等相關利益體?在成都萬科營銷總監譚麗看來,他們將積極開放各界機構的合作端口,借助購房中心平臺實現包括人員、專業、資源整合,形成合力。
萬科營銷模式變局
在CRIC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中,今年上半年,包括萬科、綠地、恒大等7家房企銷售額突破500億元,其中萬科成為唯一一個突破千億的房企。
作為房地產業標桿,而立之年的萬科似乎并不輕松。
去年下半年,郁亮率領高管團隊深入小米、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內部取經。在年底《致股東》的一封信函中,萬科的焦慮似乎有所釋然,并對外傳遞出了“互聯網精神即客戶精神”的價值理念。
實際上,作為萬科布局全國的四大區域之一,成都一直備受關注。歷經2013年失意之后,成都萬科今年以來集中推售項目多達13個,也是萬科布局成都15年來在售項目最多的一年。
前不久,成都萬科總經理張晉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萬科購房中心的成立也是屬于公司今年提出的 “整合營銷”思路的一部分。
那么購房中心這一模式是否會被其他房企快速復制呢?成都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立這個購房中心需要有項目規模優勢,至于銷售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目前暫時不會效仿。
除了成立萬科購房中心之外,萬科還首次推出了“萬享會”線上經紀人平臺。據了解,這是一款基于微信平臺的全民互動營銷工具。資料顯示,“萬享會”平臺分為兩大功能模塊,一個是全民經紀人模塊,另一個是分享達人模塊,未來會有專業的客服人員,可以在線互動交流。
地產O2O模式興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好屋中國在全國各地打出“房產全民營銷平臺”口號,將自己定位為地產O2O模式,曾掀起地產界一陣風暴。那么,這兩種模式到底有何區別?
在好屋中國成都公司副總經理張弘看來,其平臺屬于眾銷模式,綜合了很多品牌開發商的房源,選購自由度很大,目前已有幾百萬經紀人,形成了比較成熟的O2O模式,今年還將升級為2.0版,研發人才來自阿里巴巴等;而萬科剛開始做這一塊,其屬于點對點模式,僅限于客戶選購萬科一家的房源。
不過,好屋中國曾被一些房企認為其平臺數據存在安全性問題。對此,張弘向記者比喻說,就像網上購物一樣,客戶會對某家平臺產生信任感,就平臺本身而言,信任是它的立命之本,也是經過壓力測試的,誰都不愿意輕易砸了自己的牌子。
今年4月,僅在成都市場,就有第三方平臺網站遭到成都市房地產經紀協會的抵制。一位不愿具名的地產觀察人士認為,因為這些平臺網站或電商觸及了傳統地產代理公司的根本利益。
成都萬科內部人士亦坦言,面對現在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無論是開發商還是代理公司都應該積極擴展客源。其補充到,萬科將購房中心及“萬享會”視為一個平臺,將積極開放各界機構的合作端口,實現包括人員、專業、資源整合,形成合力,這也是其未來希望達到的理想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