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13 09:08:02
監管部門9月份發布的存款偏離度管理新政,很大程度遏制了銀行月末的瘋狂攬儲。
證券時報記者朱凱
監管部門9月份發布的存款偏離度管理新政,很大程度遏制了銀行月末的瘋狂攬儲。但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部分中小銀行仍在向社會違規吸收存款,手段包括“送iPhone6”、向儲戶提前貼現利息等。以往3天、5天的超短期存款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3年或5年期的定期存款。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悄然變化,或為銀行自身留下法律隱患。此外,在相關財務科目的違規處理上,監管部門一旦追究,銀行也可能因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上海國年律師事務所律師黃建宏表示,銀行普遍有存款壓力,但以給儲戶禮物或遠期貼現的形式吸儲,可能涉嫌不正當競爭。此外,與儲戶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5年這樣長的期限內,一旦發生糾紛,銀行反而可能陷于被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