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0 01:11: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平行進口汽車有望成為2015年汽車行業的關鍵詞,因為各大汽車廠商對于進入這一汽車貿易領域的熱情相當大。“今年是平行進口的破局之年,但短期內上量的可能性不大。”4月15日,龐大集團總經理李金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表示,以龐大為例,全年40萬~50萬輛的銷售體量中,平行進口只有幾千輛。
但是,由于單車價值高、前景廣闊,龐大集團早已將平行進口設立為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未來3年主要通過多項業務提高競爭力,今年初已在巴博斯經銷店開展平行進口汽車業務。李金勇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龐大在平行進口上方面的布局不止于此。
目前,相關監管部門正在針對平行進口流通領域設立試點企業和試點平臺,通過營業利潤率方面的考量,設立進入門檻。由此,大型經銷商集團將獲得優勢地位。
據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分析,今年前兩個月,平行進口車在進口車市場中的份額已經達到7.5%,而同期海關累計進口汽車同比下滑18.3%,快速上升的平行進口汽車貿易量引起了各大跨國公司的高度關注。
NBD: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平行進口汽車經營狀況?
李金勇:從去年開始,平行進口吸引了汽車行業和消費者很高的關注度,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比如平行進口車進入海關的便捷程度、針對這些車型的商檢政策,以及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售后服務等問題都沒有解決。平行進口車的開放是一個趨勢,但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NBD:您認為目前平行進口貿易還有哪些部分需要完善?
李金勇:我個人把平行進口分為“大平行進口”和“小平行進口”,市場關注度很高的這部分是“小平行進口”,就是以美規車、中東版進口車為代表的平行進口車導入中國市場。
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進口車市場的開放不應僅止于此。目前,全球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設立銷售公司,充當總經銷商的格局沒有改變。針對進口車企業的反壟斷重點應該是這一部分,如果這些全球企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車型,直接銷售給符合標準的經銷商企業,才能從源頭解決壟斷帶來的價格問題,這也是我所定義的“大平行進口”。
NBD:目前平行進口市場的關注很高,深受資本熱錢關注,對于這種現象您如何看待?
李金勇: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針對平行進口市場進行試點企業、試點平臺等資質的審核,從而規范這一領域。以投機為目的的熱錢流入將造成這一市場泡沫積聚,而汽車銷售還涉及維修、保養等問題,是這些熱錢無法解決的。因此,針對平行進口經銷商進行營業額、利潤率等資質的審核對于保證平行進口市場的良性運行,至關重要。
NBD:龐大集團對平行進口領域怎么定位?
李金勇:目前,平行進口僅占龐大銷售體量的很小一部分,整體平行進口市場的體量短期內也難有明顯增加。2015年對于平行進口市場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更多體現在運行規則的完善方面。
但是,龐大對于平行進口各項工作的申請非常積極,這一領域市場前景向好。特別是由于平行進口車型單車價值較高,對于龐大利潤率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明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