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 資本流出壓力增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2 03:04:34

當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央行此舉有助于擴大人民幣波動區間。而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最新舉措或將帶來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貶值又不可避免面臨資本外流的壓力。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昨日(8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較前一日下調1136個基點,引起市場各方強烈關注。

當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央行此舉有助于擴大人民幣波動區間。而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最新舉措或將帶來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貶值又不可避免面臨資本外流的壓力。

利于實體經濟復蘇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將帶來貿易和實體經濟的復蘇,但同時也將面臨資本流出的壓力。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壓力,也有利于經濟的復蘇。因此,實體經濟將在三季度逐步向好。但人民幣匯率貶值可能引發更多資本外流,導致基礎貨幣收縮,可能給國內資產價格帶來壓力。

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對記者表示,人民幣貶值,資本流出的壓力肯定會有,但相對來說,貿易形勢也會不斷好轉。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一直存在,資本流出趨勢明顯。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二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766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766億美元。至此,我國從2014年二季度以來,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狀況。

平安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短期資金持續外流,國際收支資本項下已連續5個月逆差,外匯順收持續低于貿易順差,表明國內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均存在明顯的貶值預期,此次主動貶值也是對此預期的一種釋放。時任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4月2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確實存在資本流出的現象。

不過,高盛高華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二季度國際收支初步數據表明,凈資本流出(含凈誤差與遺漏)從一季度的1560億美元收窄至640億美元,這可能體現了在第二季度人民幣市場情緒普遍改善,以及隱藏的資本外流可能有所減少。

記者注意到,國家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7月23日在解讀上半年結售匯數據時表示,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可能影響境內企業的財務運作,加大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并且給人民幣匯率政策帶來一定挑戰。不過,中國有信心、有實力、有能力應對外部沖擊。

此次央行再次出手,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或將再次帶動資本流出。徐高認為,央行引導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人民幣與強美元將逐步脫鉤,外匯占款將進一步減少。

降準可能性大增

徐高進一步認為,外匯占款發放有可能因(人民幣貶值)而減少,從而加大國內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央行加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決定程度,意味著央行對人民幣匯率行政管控能力下降。未來,為了抑制人民幣匯率的過快貶值,央行只能在外匯市場中買入人民幣,這意味著外匯占款將在目前較低的水平上進一步減少。相應的,央行在國內金融市 場需要投放更多基礎貨幣來加以對沖。降準的概率因而加大。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也認為,央行此舉的目的,在于通過穩定進出口來實現穩增長;人民幣貶值將對短期匯率形成擾動,加大了央行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認為,人民幣有可能進一步貶值,但受到央行的密切關注和調控,不會出現斷崖式暴跌或無序貶值;為了對沖貶值帶來的資本外流壓力,進一步降準不會太遠。

陳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為了對沖缺口,央行可能會降準,但這是為了保證基準貨幣的供應,并不會通過降準來帶來大規模寬松,而經濟的復蘇可能更多要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幣貶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台湾中文综合久久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