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24 07:43:44
一直被喻為“政策底”的3600點也宣告失守,股指已逐漸靠攏年線。銀河證券指出,市場本身未恢復常態,唯有加快改革才是重樹信心的關鍵。
每經記者 劉明濤
3507.74點!滬指上周創下本輪調整以來收盤第二低點,而周跌11.54%也創下“國家隊”護盤后單周最大跌幅。受多因素影響以及全球股市動蕩,A股經歷了糟糕的一周,市場人氣再度跌至冰點,一直被喻為“政策底”的3600點也宣告失守,股指已逐漸靠攏年線。銀河證券指出,市場本身未恢復常態,唯有加快改革才是重樹信心的關鍵。
大市風向
改革是恢復信心關鍵
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會議提出,要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勁,提高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能力,扎扎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銀河證券認為,這是下半年改革提速的又一次明確的信號,在當前復雜的A股環境中,唯有加快改革才是穩定市場信心的根本。
目前,A股環境依然復雜。從外圍看,美元升息預期加劇國際貨幣與股市動蕩。從國內經濟看,雖有企穩跡象但基礎不穩固。從流動性看,豬價上漲影響貨幣寬松程度,而市場本身也未恢復常態。
在本輪前所未有的資金去杠桿中,一批原本最活躍的中等規模投資者被迫出局,數以萬億的財富被蒸發。雖然危機已經過去,但是去杠桿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活躍資金的減少會降低市場的活力。從市場情緒看,本輪暴漲暴跌后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加深,還沒有從驚慌失措中完全鎮定下來,稍有風吹草動便容易如驚弓之鳥,因此,投資者情緒的穩定和對市場信心的積累還有一個過程。因此,在基本面因素復雜多變、市場未恢復常態、市場情緒尚不穩定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
該券商表示,在國家救市力量宣布退出之后,雖然短期不會構成太大壓力,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再買入,而由市場自身力量尋求平衡。CPI回升、美聯儲加息臨近等因素對貨幣政策也構成了較大制約,因此,預計短期A股仍將以區間震蕩為主。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各項改革進展程度
行業熱點
“互聯網+稅務”變現數據金礦
近期,稅務總局發布《開展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電子發票試運行》通知,決定自8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浙江和深圳開展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電子發票試運行工作。本次通知不僅首次認可了第三方服務平臺,還對電子發票技術進行實質性的系統規劃;與此同時新聞聯播、新華社均對此次推廣進行報道,電子發票推廣進入重點階段。總局提出的“互聯網+稅務”觀點將電子發票的推廣引入更深層次的意義。
東方證券分析指出,電子發票第三方服務平臺通過云服務的模式,連接起稅務部門以及企業客戶,提供發票開具、流轉、報銷、存儲等完善服務,目前航天信息、東港股份在相關領域處于領先地,并進一步跑馬圈地擴展用戶基礎。
我國電子發票發票在未來3~5年內將從線上電商主體推廣至線下實體消費;整個產業處于爆發前期。同時稅務的業務性質決定了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屬于屬于行業集中度極高的領域,在行業集中度高及行業將迎來爆發的背景下,因此,龍頭企業將極大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總局明確提出“互聯網+稅務”觀點,電子發票將成為其核心支撐。目前航天信息推出的融信平臺、微稅平臺在“互聯網+稅務”的初步嘗試中已爆發出巨大的價值。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搶灘稅務數據創新應用,繼京東、蘇寧、小米等巨頭積極推進電子發票后,京東率先聯合航天信息進行稅務大數據的創新應用開發。
因此,隨著接入商戶及受眾消費者的不斷增長,平臺將沉淀出來的交易數據將成為待挖的金礦,其擁有企業征信、消費金融以及精準營銷等眾多變現渠道。第三方平臺的價值將隨著創新應用的拓展而不斷提升。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電子發票政策推廣
醫藥“小生態”悄然成熱點
多肽藥物具有來源廣泛、高活性、低劑量、低毒性等特點,且研發成功率高,已成為新藥研發熱點。全球多肽藥市場約200億美元,整體規模不大,但保持長期高速增長。近年來獲批上市和進入臨床的多肽藥物數量增加,同時多個重磅品種專利集中到期,未來多肽新藥和仿制藥的大量上市必將推動全球多肽市場的進一步壯大。
東吳證券表示,慢病治療領域是多肽藥物的核心市場,占全球多肽藥物市場的75%以上。罕見病、腫瘤和糖尿病是多肽市場的“三駕馬車”。多肽藥物對酶不穩定、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需頻繁靜脈注射給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難以適應慢病治療長期給藥的需要。因此,開發長效多肽制劑和使用非注射給藥途徑,是慢病市場對于多肽新藥研發的必然要求。對于急救和止血用藥等,則需要簡化給藥操作、提高給藥便利程度。多肽藥物劑型的完善和給藥方式的創新,是多肽藥物的制勝法寶。可見,多肽的制劑和給藥技術是多肽藥物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多肽藥物市場目前以免疫產品為主,腫瘤和糖尿病等產品占比不高,所以市場并未成熟,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未來潛力無限。國內多肽行業以多肽合成業務起家,我國是全球重要的多肽原料藥供應基地。
國內的多肽制劑企業主要是以翰宇藥業、雙成藥業、海南中和等多肽專科藥公司為主。而麗珠集團、綠葉制藥、江蘇豪森和齊魯制藥等大型制藥公司,則通過長效制劑技術研究作為突破,爭相布局多肽產業。此外,長春高新、常山藥業、通化東寶等生物制品公司也利用自身掌握的生物藥物制劑的技術優勢,進軍多肽藥物行業。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多肽藥物的研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