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10-11 19:21:24
作為中原地產創始人之一的王文彥,一度因與施永青意見不合淡出公司經營,并一度反對中原地產上市。此次回歸,或不僅有助于中原地產推進上市計劃,更意味著公司股東上下一心,以應對中介惡戰。
每經編輯|區家彥
每經記者 區家彥
面對鏈家等競爭對手的強力擴張,房產中介老大中原地產寄望加快上市步伐,以應對這場惡戰。
中原集團于日前宣布,根據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與中原(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在2015年的周年股東決議,創始人之一的王文彥自2015年9月30日正式加入三家公司的董事會,擔任董事一職,連同其他董事一起厘定三家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其他相應部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原地產創始人之一的王文彥,一度因與施永青意見不合淡出公司經營,并一度反對中原地產上市。此次回歸,或不僅有助于中原地產推進上市計劃,更意味著公司股東上下一心,以應對中介惡戰。
兩大股東一度不合
作為中原地產的兩大主要創始人,施永青與王文彥之間的恩恩怨怨,成為香港房產代理界的一樁著名公案。
1978年,施永青與王文彥白手興家,共同創辦了中原地產,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并在香港市場打下了大好江山。然而,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兩人在管理理念上的分歧也日益凸現:施永青崇尚“無為而治”,鼓勵放權,王文彥卻要求加強干預,兩大股東之間的沖突日趨激烈,導致公司多位高管離職,局面一時難以收拾。
為挽回局面,施永青與王文彥各自將所持的5%中原股份贈予另一位董事黃偉雄。后來,施永青在董事會中常常獲得黃偉雄的支持,其人性化的管理風格也更受員工擁戴,王文彥最終被迫放棄實際管理權,只保留大股東身份,但仍持有中原45%的股權。
作為國內最大的房產中介,早在2004年,施永青便公開表示中原地產籌劃在兩年內登陸香港聯交所,但由于上市需要股東75%以上的票數通過才能實施,王文彥并不贊成中原地產上市,加上當時中原在擴張過程中并不缺乏資金,因此上市計劃擱置。
回歸有助中原上市
然而,自去年起,房產中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以搜房為代表的線上平臺大舉布局線下,不斷侵蝕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鏈家等傳統中介通過激進并購擴大市場份額。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即使作為行業龍頭的中原地產,也深感危機。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以往的競爭格局不同,這一場房產中介大戰的特征體現為資本戰爭。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地產代理公司中,世聯行、易居中國、合富輝煌都已經完成上市,搜房網、房多多、愛屋吉屋等線上平臺背后也有雄厚的資本,沒有資本平臺的中原地產僅僅依靠自有資金與銀行貸款,難以在這場資本消耗戰中獲勝。
正因如此,時隔11年后,中原地產試圖重啟上市計劃,而能否獲得王文彥的支持成為關鍵。中原地產主席黎明楷向記者表示,王文彥已表態不再反對公司上市,但他需要先對公司的營運狀況進行深入了解。面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挑戰,中原集團需要凝聚內部力量與競爭對手抗衡,故邀請王文彥重新加入董事會,讓他能加快了解公司內部經營情況與外在競爭環境,方便與原有管理層達成共識。
數據顯示,中原地產在2014年成交金額達到6500億元,傭金收入達到116億元,此兩項數據在國內同行中位居首位。據透露,中原地產在去年實現凈利潤8億港元,參考目前美聯物業(01200.HK)與世聯行(002285.SZ)的市盈率分別為36倍與47倍,考慮到中原地產的龍頭地位,如果成功上市,市值有望在300億港元以上。
但黃立沖告訴記者,由于線上平臺正在對房產交易模式造成沖擊,傳統房產中介的估值高點已經過了,資本市場對線上平臺的興趣會更大。加上下半年以來港股持續暴跌,IPO市場降至冰點,這對于中原地產的上市計劃有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