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IPO重啟凝聚信心 市場改革加速推進

上海證券報 2015-11-09 10:00:07

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IPO曾經8次暫停,8次重啟,IPO重啟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往往象征著市場信心的重新凝聚,也意味著實體經濟能夠享有更多資本市場所帶來的紅利。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證監會宣布重啟暫停4個多月的IPO,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意義重大。IPO一直以來被視為中國直接融資渠道的標志性制度和通道,是企業獲取股權融資的最主要來源之一。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IPO曾經8次暫停,8次重啟,IPO重啟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往往象征著市場信心的重新凝聚,也意味著實體經濟能夠享有更多資本市場所帶來的紅利。

從此次IPO重啟和新股發行制度完善的角度來看,有以下亮點:第一,制度的調整使得之前由于巨額打新資金凍結而導致市場波動的情況得以改善,大幅緩解打新資金的凍結壓力,有助于市場流動性的穩定。第二,按照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監管職能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為注冊制改革奠定基礎。突出發行審核重點,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延續監管減少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總體思路。第三,簡化小盤股(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定價發行程序,縮短發行周期,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可認為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制度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四,加強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要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第五,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賠付的承諾。

IPO重啟的時間點略早于市場的預期,但卻體現出了決策部門對于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從歷史的經驗來看,IPO重啟對于短期資本市場并無實質性影響。根據A股歷史上曾經有的8次IPO從暫停到恢復的市場表現分析,重啟IPO無論是在短期還是中期對股票市場的擾動均有限,而且指數在IPO恢復后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均接近50%。就短期市場而言,在IPO恢復的當天,平均漲幅為0.32%,而最大的下跌幅度只有1.38%。從中期角度觀察,1個月以后指數的平均漲幅為0.69%,而最大下跌幅度也只有7.64%。因此,IPO重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偏中性,沖擊相對有限,其標志性意義更大,體現監管當局認為市場已經恢復常態化。

此次IPO重啟先將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的28家,其中已經繳款的10家公司,將在兩周時間準備之后發行,剩余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第一批發行的10家公司,總的募集資金額大概在40億元左右。和市場7-10月每月增發700億左右的規模相比,此次首批IPO的募集資金量不大。從市場的成交活躍情況來看,9月市場日均成交額一度下跌至5800億元,而到10月市場的日均成交已經恢復到8800億元,顯示當前市場成交活躍度和流動性狀況良好。因此,此次首批IPO的規模較小,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較小,相反在IPO暫停4個月之后,投資者當前的參與意愿較強。

我們認為此次IPO重啟對于恢復投資者信心的效果值得期待,有利于短期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對于短期的市場影響偏正面。

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則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放眼未來,支持資本市場上行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和轉型(包含資本市場本身的改革),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總需求下滑、部分行業出清過程艱難、海外貨幣政策調整(如美聯儲加息)三重壓力。IPO重啟,有利于更多中國的優質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紅利,而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將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便利性更加明顯。長期來看,既有利于資本市場容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資本市場結構的調整。這是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只有加速推進改革和轉型,鼓勵創新,積極防范金融風險,中國經濟才能在較長時間維持中高速經濟增長,中國資本市場方能在此過程中取得更大的發展。(魏偉)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監會宣布重啟暫停4個多月的IPO,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意義重大。IPO一直以來被視為中國直接融資渠道的標志性制度和通道,是企業獲取股權融資的最主要來源之一。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IPO曾經8次暫停,8次重啟,IPO重啟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往往象征著市場信心的重新凝聚,也意味著實體經濟能夠享有更多資本市場所帶來的紅利。 從此次IPO重啟和新股發行制度完善的角度來看,有以下亮點:第一,制度的調整使得之前由于巨額打新資金凍結而導致市場波動的情況得以改善,大幅緩解打新資金的凍結壓力,有助于市場流動性的穩定。第二,按照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監管職能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為注冊制改革奠定基礎。突出發行審核重點,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延續監管減少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總體思路。第三,簡化小盤股(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定價發行程序,縮短發行周期,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可認為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制度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四,加強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要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第五,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賠付的承諾。 IPO重啟的時間點略早于市場的預期,但卻體現出了決策部門對于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從歷史的經驗來看,IPO重啟對于短期資本市場并無實質性影響。根據A股歷史上曾經有的8次IPO從暫停到恢復的市場表現分析,重啟IPO無論是在短期還是中期對股票市場的擾動均有限,而且指數在IPO恢復后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均接近50%。就短期市場而言,在IPO恢復的當天,平均漲幅為0.32%,而最大的下跌幅度只有1.38%。從中期角度觀察,1個月以后指數的平均漲幅為0.69%,而最大下跌幅度也只有7.64%。因此,IPO重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偏中性,沖擊相對有限,其標志性意義更大,體現監管當局認為市場已經恢復常態化。 此次IPO重啟先將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的28家,其中已經繳款的10家公司,將在兩周時間準備之后發行,剩余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第一批發行的10家公司,總的募集資金額大概在40億元左右。和市場7-10月每月增發700億左右的規模相比,此次首批IPO的募集資金量不大。從市場的成交活躍情況來看,9月市場日均成交額一度下跌至5800億元,而到10月市場的日均成交已經恢復到8800億元,顯示當前市場成交活躍度和流動性狀況良好。因此,此次首批IPO的規模較小,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較小,相反在IPO暫停4個月之后,投資者當前的參與意愿較強。 我們認為此次IPO重啟對于恢復投資者信心的效果值得期待,有利于短期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對于短期的市場影響偏正面。 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則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放眼未來,支持資本市場上行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和轉型(包含資本市場本身的改革),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總需求下滑、部分行業出清過程艱難、海外貨幣政策調整(如美聯儲加息)三重壓力。IPO重啟,有利于更多中國的優質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紅利,而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將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便利性更加明顯。長期來看,既有利于資本市場容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資本市場結構的調整。這是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只有加速推進改革和轉型,鼓勵創新,積極防范金融風險,中國經濟才能在較長時間維持中高速經濟增長,中國資本市場方能在此過程中取得更大的發展。(魏偉)
IPO重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亚洲视频IGAO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