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12-31 11:22:40
達晨創投熊偉: 未來5至10年風口在傳統產業改造
12月29日,由B12、億歐網、Fellowplus主辦的“與未來連接——尋找深圳下一只獨角獸”峰會在深圳召開。達晨創投合伙人熊偉表示,用已經標準的定義來說,獨角獸有三個特質:第一,剛出來的時候,人們覺得是難以相信的。當雅虎剛出來的時候,沒有人認為它會改變我們的整個媒體。當Google出來的時候沒有人感覺到我們和信息的連接是這樣的,當微信出來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移動互聯網是這樣的。當蘋果出來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手機是這樣的。
第二,肯定會改變我們這個世界的工作方式。特斯拉出來的時候,我們肯定是感覺到很新奇,但是開過特斯拉的人都知道,它不僅僅是一個電動車,改變的是整個人車交流的習慣。包括Uber出來的時候,包括國內的滴滴出來的時候,實際上現在已經改變了整個消費習慣。
第三,它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影響,但這個影響并不是創業者在一開始想得到的。
熊偉認為,未來5至10年中國的產業機會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傳統產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熊偉認為,在于信息不對稱,多層渠道層層盤剝,導致了整個運營效率的不暢通,導致了尋租空間大,在經濟運行的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摩擦成本。互聯網產生之后,尤其是在現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大潮沖擊下,中國的傳統產業面臨著勃勃的生機。在這個勃勃生機里面最大的機會是產業互聯網。“但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是非常漫長的。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個人判斷未來5到10年,中國最大的創業機會,或者是投資機會,應該潛伏在傳統產業的改造。”
熊偉認為,從信息的交流發展過程,新浪、Google、百度、微信,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互聯網首先改變的是虛擬物品,接著改變的是商品,比如阿里巴巴,接著改變的是服務,比如剛才說的滴滴、UBER等等,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供需雙方比較簡單,容易標準化,同時都是短供應鏈的連接。但是當我們涉足到傳統產業,一些需要從營銷、設計、物流、制造、交付,甚至到金融,甚至到跨境的時候,還有海關,報關等等環節,這個鏈條足夠長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不管用了,信息沒有那么暢通了。
“在這個里面,很多產業鏈信息化都沒做到,我們可以看得到互聯網應該是分幾個層面的:首先是信息化,你連這個公司企業的內部都沒有做到信息化的時候,那你根本不可能是互聯網的,信息化之后,企業之間、行業之間有一個網絡化。再下一步才是跨行業的垂直網格化。”熊偉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認為當前產業互聯網的前途應該是從基礎入手。第一個是智能化,比如說智能手機,比如智能硬件的熱潮,包括我們的無人汽車,包括機器人,包括無人飛機。第二個是B2B。第三個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第四個是虛擬現實。
熊偉說:“我認為首先走的應該是重度垂直的模式,所以平臺的模式在產業互聯網往往是很難產生的。當一個重度垂直的企業慢慢形成了生態鏈的時候,慢慢的把它的供應鏈開放,形成產業協作,慢慢就形成了一個生態平臺,這樣從公司到行業,從行業到跨行業,最終形成一個真正的獨角獸的一個大的系列。”
與此同時,熊偉說,但是在產業互聯網的領域,因為剛才說了長鏈條,它對整個團隊的要求非常高,我提出的是鐵三角團隊。第一個就是指的一般的主要的創始人,他應該是來自傳統產業的,對產業的理解是非常獨到的。第二應該有一個對互聯網運營相當理解的人。第三個應該是有一個IT的專家。缺一不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