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6 01:00:45
時隔兩年多,SK海力士大火案的余波仍未平息。這場涉及9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被認為是國內最大一筆保險賠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財險)2015年償付能力再次出現大幅下滑,實際償付能力僅為816.48%,遠低于預測償付能力1831%。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時隔兩年多,SK海力士大火案的余波仍未平息。這場涉及9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被認為是國內最大一筆保險賠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財險)2015年償付能力再次出現大幅下滑,實際償付能力僅為816.48%,遠低于預測償付能力1831%。導致下滑的原因則是與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的再保訴訟案。
據悉,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因不滿一審結果,現代財險已經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截至目前,本案尚處于二審階段。
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3年的海力士大火案的賠償已基本塵埃落定,這場再保糾紛案是當時的遺留問題,涉及很多再保險方面的問題,涉案金額也折合數億元人民幣,無論是中華聯合還是現代財險,都將對其年度凈利潤和償付能力產生影響,因此雙方對其十分看重,最終的判決走向十分關鍵。
0.44億美元再保案始末
2013年7月,現代財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等五家公司共同承保了SK海力士的保險項目,其中現代財險占50%為首席承保人,該原保險合同于2013年8月1日開始生效,保險合同期限為一年。
依據現代財險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將該大單中所承保份額的98%(即整個項目份額的49%)進行分保,自留部分僅占該項目的1%,中華聯合財險為再保部分業務的當事人。
需要注意的是,雙方在接觸再保業務合作的時間是2013年7月份,這期間雙方就業務合作進行郵件溝通和前期邀約,在后面的時間里合作也在逐步推進。但就在合作還未完全落定的時候,一場變故突襲而來。
2013年9月4日,SK海力士無錫工廠發生大火,保險業估損達9億美元,引發了迄今為止國內財險市場最大的一宗賠案。現代財險作為主要承保人,需對大火案進行理賠,但是現代財險和中華聯合就再保險合同是否成立產生分歧。
現代財險認為,中華聯合否認再保險合同成立,拒絕承擔再保險責任。并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中華聯合支付其在再保險合同項下應支付的攤回賠款約0.44億美元(預計總損失8.75億美元的5%)、賠償本公司遭受的利息損失,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以及原告因本案發生的律師費用、其他法律費用和其他費用。
作為另一方的當事人,中華聯合在2013年年報中表示,該事項不是很可能導致其經濟利益的流出,其與現代財險之間的再保分入合同不成立,故其無需承擔該合同項下的保險責任,也不打算與對方進行庭外和解。
富道博天的保險專家分析,在規模較大的財產保險業務當中,因為承保標的保險金額往往巨大,會涉及原保險和再保險,承保的流程會很復雜,對于合同生效、保費劃繳認定等都有不同的規定,這很可能就是雙方產生分歧的地方。
案件余波持續影響現代財險
作為SK海力士項目的首席承保人,在這場大火理賠案件中,現代財險的償付能力受到了直接影響。
2013年末,現代財險的償付能力出現大幅下降,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7.75%,僅為2012年的七分之一;2014年,現代財險通過增加注冊資本,償付能力回升到1839%。
不過,這些都只是短暫性的,現代財險的償付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現代財險2015年年報數據,其2015年末預測償付能力為1831%,實際償付能力僅為816.48%,遠低于預測償付能力。
現代財險表示,償付能力預測情況低于實際情況,主要是因為本季度認可資產的應收分保賬款中與中華聯合的應收分保賬款,由之前認可轉為非認可資產,導致本季度實際資本下降幅度較大。
如今,這場訴訟已經過去兩年多,但是關于這個再保險合同的最終結果仍未水落石出。
2014年6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件進行公開審理,但庭審并沒有宣判結果,法官要求原被告雙方在五天之內收集并提交新的證據,擇日開庭再審。
現代財險2015年年報稱,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該公司收到判決書后在規定期限內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公司與中華聯合再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截至目前,本案尚處于二審階段。
前述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此案涉及很多再保險方面的問題,涉案金額折合數億元人民幣,因此雙方對其十分看重,最終的判決走向十分關鍵。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中華聯合還是現代財險,這個訴訟都將對其年度凈利潤和償付能力產生巨大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