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蘇交科董事長符冠華自嘲成長“痛點”:“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說,蘇交科是個皮包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6 01:37: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生 李少婷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生 李少婷

坐擁3億凈利潤的中國工程咨詢類創業板第一股蘇交科(300284),近日剛剛開啟了海外并購之旅,而其董事長符冠華則公開表達了自己憂慮。

在6月15日舉行的2016年正和島島鄰大會上,符冠華在聽過互聯網創業者的演講后不住感嘆,自己所在的行業未來將會被互聯網顛覆,并坦言蘇交科的成長“痛點”在于創新。符冠華在會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工程咨詢行業依靠人的特質,這與滴滴優步等互聯網共享經濟頗為類似,工程師的利用率在未來將借助互聯網大幅提高,必將帶來行業顛覆。

“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說,蘇交科是個皮包公司。”符冠華自嘲道。而作為輕資產上市公司,蘇交科近三年凈利潤增長幅度在23%至36%之間。手握充足的資金面對行業變局,符冠華對記者表示,未來公司還將投入10億元左右布局海外,目前已經初步選擇了2個標的。

談應對挑戰擁抱互聯網進行自我顛覆

在正和島島鄰大會上,符冠華面對眾多中小企業家自曝成長“痛點”。在他看來,蘇交科作為一個研究咨詢單位,產品生命期受限,向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會較快被淘汰。

蘇交科2012年在創業板上市,是國內工程咨詢類的第一家。其凈利潤增長率自2013年起一直處于高位,2013年較上年增長31.32%,2014年為36.1%,2015年為23.01%,根據其2015年年度報告,蘇交科的凈利潤為3.11億元,營業收入則達25.63億元。

雖然蘇交科的表現被業內看好,但符冠華依舊有強烈的危機感。他在會上的演講中表示,很多人不相信工程咨詢類行業未來會被互聯網顛覆,但他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

據符冠華介紹,我國工程咨詢業有類似機構近2萬家,從業人員250多萬人,由于十年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較多,該行業迅速發展,并逐漸走向頂峰。但自前年開始,受房地產業影響較大,出現較多分流情況。

符冠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技術模塊化的成熟度越來越高,而很多人出生在互聯網環境中,天然帶有互聯網思維,從這一角度,未來所有的行業幾乎都會被互聯網顛覆,即使不顛覆,也會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更新換代。

對于工程咨詢行業,符冠華認為,該行業依靠人的特質,這與互聯網行業依靠人和車或商家有類同之處,工程師等專家的利用率在未來將借助互聯網大幅提高,于是帶來行業的顛覆。對于如何應對挑戰,符冠華表示,蘇交科將主動擁抱互聯網,進行自我顛覆。“從4000人變成未來的400人、40人,一定會。”

談未來發展預計會啟動約10億元并購

本月初,蘇交科停牌并發布公告,擬并購美國環境檢測市場最大的“一站式”服務商TestAmerica 100%的股權,并為此交易增設美國全資子公司。

符冠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坦言,公司的海外并購不止于此,未來蘇高科預計會啟動約10億元的并購。在其看來,目前歐美同行業績低迷,估值合理,借助海外公司拓展“一帶一路”的業務將成為蘇高科重要方向。

“我們很多有形的產品已經賣到全世界,咨詢業海外企業都進入到中國,但中國的咨詢業走不出去。這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有規則的問題,還有品牌問題。”符冠華在公開演講中坦言,中國工程咨詢企業走出去非常艱難。

而中外工程咨詢標準和文化差異巨大,并購后的整合是蘇高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符冠華坦言,中外在文化、系統、技術等方面差異很大,并購后的業務整合會非常困難,可能會“付出血和淚的代價”,“也許并購完成后會改變我們自己的文化”。

符冠華介紹,國內咨詢業相較西方發達國家落后,而隨著國家及資本的強大,國際化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蘇交科在國際化的探索上“非常辛苦”,雖然已在安哥拉、斯里蘭卡等擁有海外業務,但是規模仍然很小。

對于美國環境檢測商的并購,符冠華透露,交易規模在兩億元內,蘇交科希望能將其技術檢測的管理系統以及檢測平臺運用到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 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 |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