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8 00:50:07
4月5日下午,陽光保險集團總部會議室傳來陣陣掌聲,一場特別的座談會正在進行。陽光保險集團總裁李科親手將“陽光終身榮譽員工”的獎杯送到集團財務顧問李東升老先生手中,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然而,李老并不是從陽光退休的員工,而是退休后返聘到陽光的財務顧問。像陽光這樣,給并非從本企業退休的員工頒發“終身榮譽員工”,并給予3000元/月終身“榮譽津貼”的,在金融行業乃至國內可能是首例。對陽光保險來說,這是其截至目前頒發的第三個“終身榮譽員工”獎,也是唯一一個授予退休返聘人員的獎。
為什么一位本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的老人,卻能在另一家企業里煥發第二次熱血青春?是什么激發了本應坐享退休安逸生活的老人,帶著激情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又在財務領域里取得了無數成就?為什么李老能獲得陽光頒發的終身榮譽員工這樣的殊榮?筆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陽光。
2007年,成立時間不到2年的陽光產險需要加強財務工作建設。從事財務工作多年,參與過諸多保險行業會計制度起草工作的李東升正是合適的人選。此時,李東升已從同業公司退休3年,時任陽光產險董事長的張維功親自邀請他出任財務顧問一職。
進入陽光后,李東升被陽光文化深深吸引,他不僅熟讀《陽光之道》,還把凝練了陽光管理精髓的《共同成長》擺在案頭時時翻閱。“愿做一名和陽光共同成長的年輕人”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工作中,面對財務基礎較為薄弱的現狀,李東升立即著手建章立制,先后完成《陽光財產保險會計制度》、《陽光保險集團會計制度》,并指導了陽光人壽會計制度的制定。2009年,當公司要改革業務的成本管理模式時,李東升建議推動實施“四分成本管理模式”。該項目后來獲集團“年度創新獎”。2011年,李東升加入了陽光保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籌備組,并在系統的開發和改造中,憑借豐富經驗,使系統實現全行業領先。2015年,李東升又以創業者的身份,全力投入了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公司的籌建工作。
十年奮進展榮光。獲得“陽光終身榮譽員工”后,李老非常感動:“真是沒想到,陽光會給我這樣一個非本企業退休的返聘人員這么高的榮譽和物質獎勵,十年來,陽光文化已深植我心,深深地影響著我,我就是陽光人!”與李老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回憶說,工作中,這位儒雅的長者雖然年近古稀,卻也會連續幾天工作到凌晨三點;在陽光的十年中,李老的工作作風,是陽光人提倡的農民心態、工匠精神的標桿,在他的感召下,陽光保險內部也涌現出了一批踏實、認真的財務年輕干部。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敢于挑戰,為陽光的財務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事實上,陽光人敢于創新、踏實、執著的企業文化氛圍,僅僅從高層的工作時間就可窺豹一斑。陽光創立十幾年來,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一直要求大家以農民的心態、工匠精神做保險,沒有任何投機取巧之心、華而不實之行。公司成立以來,他本人更是幾乎沒有在節假日休息過,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超過16個小時。他十年的工作時間,至少等于一個普通人工作25年的時間。
正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也正是這份執著,堅韌與敬業,加上陽光領導層們所獨具的智慧、敏銳與決斷力,讓陽光保險不斷超越,一路陽光。
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老人,一家充滿人性關懷的企業,這樣的結合,讓為退休返聘人員授予終身榮譽獎這樣的“罕見之事”變得非常容易理解了。這一切,不禁讓筆者想起一年前參觀陽光城時看到的終身難忘的一幕。在陽光城70多米寬的大門旁的最顯眼位置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銅板,上面刻著800多個建筑者的名字。在這塊人名墻揭幕時,許多農民工都流下了熱淚。因為墻上沒有一個領導者的名字,只有設計者和建筑者的名字,這是一家何等尊重勞動者的企業!
《陽光基業》中曾寫到:“企業最深的底蘊是文化,最大的財富是人才;對人本理念的堅持,將是陽光永續的追求!”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一家尊重勞動者、重視人才的企業,勢必將擁有不斷向前發展的持續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