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 2017-05-10 14:24:35
這盆叫“吉娃娃”的多肉植物,以前一小盆可賣30至65元,如今價格低至2元
跳水
部分單價
猛降幾十倍
“能不能賣得起價,除了生長時間外,就要看它的品相。”成都多肉植物種植戶楊先生說,多肉經濟其實就是“顏值經濟”,品相越好的價格越高。在他看來,多肉植物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帶來巨大產值。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多肉植物的產值在20億元以上,而其帶動的相關產業總產值達50億元。
“從2012年到2015年,多肉植物一直是暴利銷售,年賺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的種植戶不在少數。”多位多肉植物種植戶透露,這3年行情最好時,有的品種可賣到數萬元,不少發燒友為了求購新奇品種,不惜花費重金。這些種植戶表示,多肉植物最火的時候還是2015年,那時玩家前一天購買一盆100元的多肉植物,第二天再拿到網上轉售,價格可能一下子漲到300元。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是多肉植物市場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包括成都在內,國內多肉植物銷售價格大幅下降。
“現在100元就可買一窗臺的多肉。”5月2日,成都一名多肉植物銷售商李敏(化名)笑著說。相比兩三年前,成都地區的中低檔多肉植物價格已大幅下滑。比如一種叫“吉娃娃”的品種,以前小的一盆就可以賣30至65元,如今價格低至2元。另外,有的品種以前賣8元一盆,現在也只賣2元一盆。
李敏表示,目前在成都,中低端價格的普通多肉植物更受市場歡迎,以幾塊至20塊的品種為主。“太貴的也不賣,買的人不多。”她表示,現在大多店鋪走的是大眾路線。多肉植物的價格大幅下降,自然影響商家利潤,“過去一盆普通多肉植物可以賺6至8塊錢,但現在每盆只能賺1至4元錢。”李敏說。
探因
供應量大
網店搶市場
多肉植物價格為何開始走低?多名種植戶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多肉植物的繁殖難度不大,對場地要求也不高,很多品種可以無性繁殖,有的僅靠一片葉子就能繁殖出一大片,且生產成本低,培育幾個月即可上市。業內人士介紹,市面售價5元一株的多肉植物,批發價約為2.5元,對于經銷商而言,毛利潤可達一半。而對于種植戶,成本也在1元以內。因為繁殖難度低,利潤可觀,多肉植物的種植戶呈井噴狀增多,這就導致市場供應量快速上升。“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多肉的量上去了,價格自然就壓低了。”一位種植戶說。
四川省花卉協會多肉植物分會副會長李攀介紹,這兩年,成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多肉植物的經銷中,據不完全統計,大大小小的種植戶和銷售商至少上百家。目前,這個數量還在高速增長。
除了貨源充足以外,線上沖擊也是多肉植物價格跳水的原因。“多肉植物的受眾以80、90后為主,而且多肉植物本就是靠網絡營銷火起來的,一旦量多導致競爭激烈,線上店鋪肯定會先降價來分一杯羹,這樣又擠占了一部分多肉植物的銷售市場。”一位業內人士說。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大多商家銷售的多肉植物價格在幾元至二三十元之間,還常出現“一元秒殺”的多肉植物。
記者了解到,相對中低檔產品的大幅降價,一些數量稀少的高端品種,及生長年限長的品種價格仍然沒有松動,現在單價幾千至幾萬元的品種依然存在。不過,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多肉植物市場還是存在炒作的成分,所以價格有時會高得離譜。
未來
薄利多銷
延伸產業鏈
多肉植物還能再火多久?這是商家和玩家最關心的問題。對于多肉植物市場的未來,大多數業內人士仍然看好,他們認為多肉植物價格的回落,是市場的理性回歸,多肉植物的價格不會再暴漲。成都銷售商張先生認為,便宜的價格可以被更多的普通消費者接受,市場會越來越大。
還有種植戶還表示,在國內,多肉植物的價值還沒有完全被開發出來,可實現產業鏈條延伸。例如,多肉植物組合盆景、室內微景應用、室外綠化造景、多肉植物種植培訓服務等,都是未來可以探索的方向。另外,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以多肉植物為主題的農家小院、咖啡館等均已經出現。
“以前價格貴,買的人少。現在價格降了,買的人多了,銷量比以前大增,薄利多銷也可保證原來的利潤。從春節到現在,我們有兩萬多元的利潤。”成都一名多肉植物銷售店主表示,整個產業還是很看好。
事實上,當前多肉植物產業的效益仍舊不俗,不過很多種植戶并不愿意透露具體的利潤。“多肉植物是一個高產出的行業,如果產品走得快,利潤是相當可觀的。”成都多肉植物種植戶李先生表示。
成都商報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
(原標題:經歷一番火爆后 中低檔多肉植物價格大跳水(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