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9 00:05:45
每經編輯|葉曉丹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趙橋
近日,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獲天貓3億美元投資一事備受關注。生鮮行業新業態不斷涌現,阿里投資的盒馬鮮生此前已在上海開設了多家線下店進行試驗,號稱要打造一個新零售綜合體。
另一方面,據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鮮品會、菜管家、美味七七等十幾家生鮮電商陸續倒閉。2016年9月,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發布的數據則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生鮮電商行業目前已經進入最危險的洗牌淘汰階段,生鮮電商目前發展主要存在非標準化、產地難以直達和冷鏈倉儲物流成本高等問題。
曹磊表示,生鮮商品不僅保鮮期短,而且季節性強,上市時間集中。這就要求電商不僅要有強大的銷售能力,更要提供全鏈路的深度管理和運營。
據第一物流網此前報道,目前我國冷庫及冷藏車等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仍舊偏低,部分基礎設施陳舊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級改造。信息閉塞、不透明是冷鏈物流成本過高的內因。
有生鮮行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高,正在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從投資趨勢來看,生鮮這塊最先投資的是生鮮電商項目。但近年來,投資電商項目的少了,投資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多了。
除了此次天貓投資易果生鮮,此前京東也與國際物流巨頭雅瑪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雅瑪多將為京東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生鮮冷鏈技術與服務咨詢。此外,也有一批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近幾年加大冷鏈物流布局。
曹磊表示,生鮮電商運營的另一大難點在于,農產品品類多且雜、同質性強、儲存時間短且非標化導致損耗率居高不下。
維吉達尼創始人劉敬文告訴記者,近年來進口水果受消費者追捧,從行業層面來看,進口的很多水果品牌它們都實現了標準化生產,但是國內仍有很多農業沒生產沒有完成標準化。
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曾表示,“水果產業的標準化,三大板塊是銷售、采購、種植,進行互聯網改造,然后打通各個板塊,才能形成整個產業互聯網的提升。要解決果品品質穩定、供應穩定的問題,對種植源頭進行標準化生產干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板塊之一。”
此外,劉敬文表示,近兩年資本不斷投資生鮮電商的供應鏈項目,但是隨著供應鏈不斷完善,投資增多,未來的投資趨勢可能會往生產端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農業部農產品市場流通專家洪濤此前曾向《人民政協報》表示,農業標準化生產應與信息技術充分結合,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適應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品牌化奠定基礎,實現農業提質增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