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10:04:22
9月17日,e路同心正式宣布上線上海銀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屆時上海銀行將為e路同心平臺出借人、借款人在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提供子賬戶的開戶、銷戶、資金存管、資金清算等服務,平臺安全進一步升級。

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合規的標配,銀行存管實現了客戶資金與網貸機構自有資金的分賬管理,從物理意義上防止網貸機構非法觸碰客戶資金,保證平臺與客戶資金實現分離,避免自融的現象。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8月底,全國共有731家正常運營平臺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35.4%,其中完成對接并上線的有472家,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22.86%。
今年2月22日,e路同心與上海銀行正式簽署資金存管協議,之后,按照方案設計、開發、測試、預研、數據遷移、上線六個步驟穩步推進存管系統的建設。從簽約到正式上線,e路同心用了半年時間,9月17日,深圳國資系網貸平臺e路同心宣布,正式上線上海銀行存管。
“有些平臺比較早上線存管,但操作比較麻煩,頁面不夠流暢。我們經常收到投資人留言說希望我們存管上線后操作不要太麻煩,能簡單流暢。”e路同心技術人員表示,“這也是我們這半年來努力的方向,系統上線后我們也將繼續優化,也希望投資人多給我們建議。”
而就在存管系統正式上線前的8月11日,e路同心還進行了存管操作公測,邀請投資人對存管系統提建議。通過深入體驗其他平臺的存管操作,與銀行、系統供應商、平臺工作人員、投資人多次交流,技術人員反復體驗操作,e路同心銀行存管最終正式上線。
據了解,上海銀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總行位于上海,目前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重點城市均有分支機構布局。截至2016年末,上海銀行總資產超過1.7萬億,同比增長21%。
“上海銀行在深圳有分部,符合深圳銀行存管監管屬地化的要求,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平臺的先見之明,為此我們也謝絕了某城商行。其實在此期間很多銀行都向我們遞來了橄欖枝,其中不乏國有銀行,可以說選擇上海銀行是優中選優,雖然對接時間比較長但從結果來看是非常理想的。”e路同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日前,在銀監會的指導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起草編制了《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規范》征求意見稿、《互聯網金融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范》征求意見稿,并向部分會員單位下發。
早前,P2P平臺與銀行的存管合作主要分為三種,一是銀行加第三方支付的聯合存管模式,二是銀行直連模式,三是直接存管模式。今年2月,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規定委托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應指定唯一一家存管人作為資金存管機構,銀行加第三方支付的聯合存管模式被禁止。不過,目前網貸資金存管仍然存在標準不一致、規范不統一的問題。
上述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的基本原則,規定了資金存管系統的賬戶、資金、交易等功能性要求,以及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非功能性要求。同時,也規定了存管人、業務管理、業務運行和風險監測的要求。業內人士表示,兩份新規征求意見稿更加細化,且具有可操作性,將進一步推動網貸平臺資金存管的規范發展。
不止是存管,隨著互聯網金融整治工作的逐漸深入,行業監管框架也走向清晰。前不久,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加上此前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網貸行業“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體系搭建完成。
至此,網貸行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了網貸行業規則,能夠有效防范網貸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快行業合規進程,實現網貸機構優勝劣汰。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有2065家,較7月減少25家,環比減少1.2%。
作為國資背景的平臺,e路同心此次上線上海銀行直接存管后,上海銀行將為e路同心平臺出借人、借款人在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提供子賬戶的開戶、銷戶、資金存管、資金清算等服務,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同時,能夠有效實現網貸平臺與資金的完全隔離,平臺安全性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e路同心將堅定不移根據監管要求推進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規范發展。
e路同心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平臺累計成交額即將突破100億,注冊用戶總數超過47萬。前不久,e路同心引入了實力股東中洲金控,未來,e路同心會依托股東的優勢資源,繼續發展惠農業務,同時在社區金融方面進行拓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