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6 22:34:05
根據人社部的統計,目前我國已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但人社部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游,如果醫保全國漫游,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而專家也認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也要在醫改的整體大方向下進行,即小病還是要留在當地,大醫院要更多承接疑難雜癥等。
每經編輯|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為方便參保人員就醫,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正在大力推進。
9月26日,人社部就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行政策解讀時表示,市民需要參與和重點把握的環節就是三句話、十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解決參保人員合情合理的異地就醫時碰到的跑腿墊資問題的同時,一個值得注意的關注點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否意味著全國漫游?
答案是否定的。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顏清輝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游,如果醫保全國漫游,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而無序就醫不是追求目標。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教授朱銘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也要在醫改的整體大方向下進行,即小病還是要留在當地,大醫院要更多承接疑難雜癥等。所以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也不是任意漫游,而是要針對特定的人群,并建立相關的轉診制度。
四類人群可異地就醫結算
是不是所有人群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利好?答案是,并非百分之百的人員都可以。
首先,要參保。目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已經覆蓋了各類各項基本醫保制度。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表示,“無論是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還是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參保人員,只要按規定進行備案,履行相應的手續,都可以享受到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具體到覆蓋的人員類型上,目前包括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以及異地轉診人員共四類跨省就醫人群。
唐霽松舉例說,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原來在某一個地方,現在回到原籍,但是他參保地還在原來工作的地方。比如到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隨子女居住,幫助帶孩子的老年人,以及當地醫療機構診斷不了,或者說可以診斷,但是治療的水平有限,這些情況需要到外地、外省就醫的患者,都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直接受益者。“說得直白一點,無論是在異地長期居住、生活還是工作,還是因客觀需要轉診到異地住院,都可以享受醫保直接結算。”他說。
從人社部根據已經結算人員的結構所進行的數據分析來看,異地就醫結算的群體呈現出多樣性。數據顯示,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占整個人群的39%,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占10.3%,常駐異地的工作人員,比如一些駐外的辦事處等等,或者是在外地的急診就醫人員達到1.6%,異地轉診人員占到49.1%。
憑社保卡識別身份并結算
在為上述四類人群提供便利的同時,進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需要有哪些準備,以及具體的流程如何?
對此,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表示,流程可以概括為十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首先,備案指的是要求參保人員跨省就醫之前需要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并采集必要信息,其中關鍵的信息有兩條:一是要說清楚備案的原因是什么,是出去常駐還是異地安置,還是在外面工作,還是轉診轉院,要把原因告訴經辦機構;二是要去什么地方,是去北京還是去上海、海南等等。經辦機構采集這兩個關鍵信息后,傳到國家的結算系統,以及相關的地區和醫療機構。
備案后,再選擇定點醫院。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已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基本覆蓋了各地承擔跨省異地就醫任務比較重的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連接入網。
而上述已連接入網的88%的三級醫療機構,群眾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其中,北京市率先實現了所有有床位的醫院,包括一級、二級、三級,都是跨省的定點醫療機構,達到了676家。
完成前兩步后,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需要持卡就醫,卡指的就是“社保卡”。人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宋京燕表示,社保卡是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這個唯一憑證包括兩大核心功能:一是身份憑證;二是結算工具。
“也就是說,老百姓在參保地完成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之后,到就醫地醫院看病時,只需要攜帶這張社會保障卡,拿著卡就可以完成本人的身份識別、參保地的判斷,直接辦理入院登記和出院結算。”宋京燕說。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卡只限于本人使用。宋京燕表示,如果發生了借用、冒用、盜用卡片的行為,或者是偽造、變造相應的信息,輕的要受到行政處罰,重的還會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漫游恐導致無序就醫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已取得積極進展。據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已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
隨著系統覆蓋面的擴大和政策知曉度的提高,直接結算人次數也出現快速增加。以9月25日為例,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一天結算達到1115人次,單日結算首次突破千人。目前,每日直接結算資金已達到2000萬元級別。
唐霽松表示,通過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確保次均費用結算時間基本控制在10秒內完成。
但在看到利好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不意味著醫保實現了“全國漫游”。顏清輝表示,如果醫保全國漫游,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序就醫,“無序就醫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顏清輝詳細分析說,一方面,無序就醫會增加就醫人員的總體負擔,不僅僅是醫療費用的負擔,異地就醫還包括交通費用、住宿的費用、吃飯的費用以及看護的費用等,這些成本都會增加;另一方面,無序就醫也會進一步加劇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試想一下,如果全國人民無論大病小病都跑到大城市、大醫院來看,大醫院必然人滿為患,就會影響真正需要到大醫院看病的疑難雜癥患者,使得他們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顏清輝說。
朱銘來表示,從根本上解決不同地區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還需要大力推進分級診療,重點還是在于“強基層”。實際上現在基層的硬件條件并不差,但病人仍然相對較少,但省級三甲醫院等依然存在人滿為患的情況,可見解決這一難題需要不斷提升基層醫生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完善雙向轉診制度,不僅能夠把疑難重癥患者往上級醫院轉,而基層醫院也能從上級醫院接收經治療后的患者,這樣大多數人能夠就近享受到快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