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3 17:10:21
“健忘”的你們還記得你的“蛙兒子”么?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日本游戲公司Hit-Point達成戰略合作,獲得Hit-Point授權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發行旗下現象級手游《旅行青蛙》,正式宣告“蛙兒子”來到中國。此前,《旅行青蛙》一度傳出將被騰訊代理,但結局卻被阿里巴巴收入麾下,出乎很多玩家意料,不過能看出的是,曾立flag不涉足游戲的阿里,已經正式付出了行動……
每經編輯|畢媛媛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溫夢華
“健忘”的你們還記得你的“蛙兒子”么?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日本游戲公司Hit-Point達成戰略合作,獲得Hit-Point授權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發行旗下現象級手游《旅行青蛙》,正式宣告“蛙兒子”來到中國。
要不是昨天阿里巴巴的這則消息,有多少人已經很久沒有打開“旅行青蛙”的APP了?
此前,《旅行青蛙》一度傳出將被騰訊代理,但結局卻被阿里巴巴收入麾下,出乎很多玩家意料,不過能看出的是,曾立flag不涉足游戲的阿里,已經正式付出了行動。
▲ 阿里游戲官方微博
模式單一,《旅行青蛙》火了一個月后光速flop
說起去年大熱的手游,《旅行青蛙》絕對算的上是最令人意外的黑馬,持續多周霸占Appstore免費榜第一。《旅行青蛙》制作人上村真裕子此前對媒體透露,截至2018年1月29日,累計下載量已經達到2200萬次。
但因為游戲沒有中文版,讓很多玩家只能一邊查攻略,一邊摸索如何獲得更多精美的照片,了解蛙兒子。
▲ 今年年初火爆的“旅行青蛙”(圖/游戲截圖)
對于一款大小不過百兆多,玩法又單一的放置類手游來說,能維持超高熱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如今,在一個月后的今天,用戶明顯能夠看到它的熱度在慢慢下降。
在百度搜索上,《旅行青蛙》在1月24日達到熱度峰值858690后,就一直呈下降狀,到達2月中旬后幾乎已經沒有搜索指數。反觀《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一直處在較平穩的熱度上。
▲百度搜索上,《旅行青蛙》《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熱度變現(圖/截圖)
為什么《旅行青蛙》這么快就flop了?最主要還是游戲模式太單一,玩家能從中收獲到的快樂太少,只能靠得到稀有照片而快樂。
然而,談及到稀有照片,又有一點讓人不得不吐槽,就是稀有照片的數量太少,反反復復就是那幾張,運氣不好還很難獲得,收到的普通照片也非常重復,堆積的照片一多,整個相冊就成了一個“找茬游戲”。
或許官方在后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更新后的版本里上線了幾個新的目的地和新的照片,但玩家的熱情和收集欲消退后就很難再激活了。
▲ “蛙兒子”寄回來的明信片(圖/游戲截圖)
10年反轉四次,阿里還是進軍了游戲業
誰都很難想到這款游戲竟然被阿里巴巴獲得了中國地區的獨家代理權。
上月,有多家媒體報道《旅行青蛙》開發商HIT-POINT公司透露,將推出漢化版,并正與多家中國國內巨頭級互聯網公司洽談合作事宜。
此消息一出,曾推出過《鎮魔曲》內置游戲《旅行吧小圣修》和在QQ空間上發布過《旅行熊貓》、《熊孩子旅行》等被指“抄襲”《旅行青蛙》產品的網易及騰訊則成為了最大的猜測對象。
騰訊作為國內的游戲霸主,一直在尋求熱門游戲的代理上牟足勁。據統計,2008年起,騰訊代理引進數十款熱門游戲,其中《穿越火線》《英雄聯盟》,以及2017年引入的《絕地求生》,都透漏出騰訊對于抓住中國游戲用戶有很強的敏銳洞察力。
但最后《旅行青蛙》花落阿里,才讓人意識到,原來阿里才是虎視眈眈的那位。但阿里游戲,這么些年在“做”還是“不做”間,可謂反轉了太多次。
2008年,在一次電子商務的專題匯報中,馬云曾經公開表態,稱“餓死也不做游戲”。
2010年,馬云再次義正辭嚴的強調:“我們堅定地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么辦?所以游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隨后,2014年初,在杭州舉行的首屆中國移動游戲產業高峰會上會,阿里正式宣布進軍游戲行業,成立手游發行平臺,并公布了諸多優惠政策。
如今,2018年初,在一次鄉村教師“重回課堂”的公開活動上,談及“阿里要不要做游戲”的話題時,馬云表示,阿里做游戲并不是考慮錢,與其他企業不一樣,阿里游戲的群體定位是老年人,是為老年人而設計。
來來回回劇情反轉四次,那么阿里游戲到底想好該怎么做了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咨詢阿里游戲相關負責人,卻得到回復:“現在剛剛宣布合作,很多問題還需要時間,沒法回答太詳細和太長遠的問題,目前沒有更多的細節可以披露”。
游戲行業已經從“渠道優先”過渡到“產品為王”,騰訊和網易兩家巨頭公司控制了大部分游戲的產品,也控制了大部分的收入。據《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819.2 億元,其中騰訊、網易兩家公司移動游戲收入占比接近七成,其他企業沒有一家占比超過 5%。
阿里要想在被騰訊和網易制霸的中國手游市場創造第三極,必然需要補足自身對優秀產品的控制。既然還做不出“好產品”,不如就直接買,《旅行青蛙》能否起死回生,將是對阿里游戲的重大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