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8 16:57:34
從高考狀元到經濟學家,從華泰證券到野村證券。陸挺從一個農村寒門學子,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今天的經濟學家,他的背后經歷了怎樣的傳奇?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一同與大家來分享陸挺的傳奇人生。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杜宇
5月8日,總部位于亞洲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野村證券宣布,任命陸挺為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在加入野村之前的兩年時間里,陸挺在華泰證券任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陸挺將常駐中國香港,并向野村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主管蘇博文匯報。陸挺在野村的主要職責是帶領中國經濟研究團隊對中國的經濟走勢進行預測,并致力于影響中國發展的宏觀經濟專題研究,提升野村在市場的影響力和領導力。
野村亞洲(除日本外)執行主席及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表示:“中國市場對野村非常重要。陸挺的加入進一步展示了我們全力創建中國專業團隊的承諾”。
華泰證券方面則表示,陸挺先生任職期間為華泰證券研究和機構銷售業務在境內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司對此表示衷心感謝。
以上,是比較官方而正式的內容。但今天,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陸挺先生從江蘇鄉下走向華爾街,并成為如今全球知名經濟學家的人生軌跡。許多人知道他因十年前次貸危機發生時對中國經濟的準確預測而出名;卻并不知道這一切并非僥幸——25年前,1993年,他曾是江蘇省文科狀元。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找到了2017年6月22日陸挺先生在華泰證券官微(華泰證券頻道)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他少年時代的經歷。以下是這篇文章的部分摘要:
我老家在蘇北的海門市常樂鎮,常樂是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的故鄉。我在村里上小學,鎮上讀初中,90年到位于縣城的江蘇省海門中學讀高中,93年參加的高考。
對我們那代,通過高考到大城市來學習謀生的鄉村學子來說,整個三年的高中學習經歷極為純粹簡單,就是一切為了高考,所以有關高考的回憶也就是整個高中三年的回憶。
(火山君攝:未名湖秋色)
高二開始我潛意識中覺得我應該是要去北大的,而且是要讀經濟。那時候的北大不像現在這樣如日中天,1989年后北大復旦的新生要軍訓一年,使很多考生望而卻步。快要填志愿時,喜訊傳來,北大復旦的新生一年軍訓取消,壞消息是因為兩屆新生同時到燕園入學,宿舍緊張,1993年北大招生名額縮減一半至一千人,因此競爭會異常激烈。但我也沒多想,也沒和家里商量,自作主張將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經濟系。
高考終于來了,關于高考那三天,我的記憶幾乎是一片空白,只記得我有點緊張,考完后覺得發揮沒有平時好,盤算著第一志愿填了北大,賭那么大,如果考不上北大的話,我人生下一步該怎么走。
直到有一天,我在村里釣魚時,被鄰居一把拉到家里,原來鎮政府用農村的有線喇叭系統通知我到鎮上去,那時候農村不通電話,所以有線廣播是最快捷的通訊系統。我扔掉魚竿,騎上自行車趕到鎮政府,接通縣城的電話,被通知高考的成績,并被告知省里面有大報記者要來采訪?,F在說起來或許有些虛偽,其實憑心而論,對我來講高考成績的名次本身并不重要,我當時知道高考成績時的第一反應是:我賭成功了,我百分之百可以去北大了,要去我夢寐已久的心中圣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7年6月22日,陸挺先生發表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高考前后。每一年這時候,都是應屆參加高考的同學最后沖關,以及曾經參加過高考的人們回憶過往的時刻。
這篇文章,看似樸素,看似僅僅是回憶,卻為我們深刻地揭示出,陸挺先生能有今天成就,絕非僥幸。
他并沒有輝煌的家庭背景出身,在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時代,生活在農村,可想而言生活是多么枯燥。就算是讀書,也少有課外書,更談不上什么從小學琴學英語。
正如他所說,去海門中學讀書,是他改變命運的第一步。而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相信,長達三年時間,枯燥無味的循環做題,任何人都會麻木無聊——準確地說,火山君也是曾經這么過來的,感同身受。
陸先生并沒有在文章中說,為何當時一定要考經濟系。當然,文科可報考范圍比理科要少一些,經濟系是不錯的選擇;也許當年作為一個十七八歲埋頭苦讀的年輕人,陸先生并不像今天這樣能深刻理解經濟學的意義,可是我們讀者知道,這是決定他人生的最重要的時刻!
人生短暫,改變命運的關鍵點就那么幾個。而當我們在抉擇時,并非就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如果沒有25年前他填志愿時落筆經濟系,今天野村不會有這樣一位中國區經濟學家,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也不會寫這篇文章。
陸挺先生另一個人生的關鍵點是2008年次貸危機。從美國到歐洲,從中國香港到東南亞,那一次危機讓很多人遭遇滅頂之災。但陸挺先生卻憑借對危機后中國經濟走勢的準確預判,開始獲得全球資本市場的矚目。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兩周后,年僅33歲的陸挺發布一篇有關中國經濟走勢的報告,作出了幾個判斷:第一,雷曼兄弟倒臺事件,當時國內危機意識不夠,過于樂觀;第二,人民幣不會貶值,會穩定;第三,中國政府一定會采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保證平穩經濟增長;第四,2009年中國的GDP增長率會在8%以上。
這一判斷和大部分同行相悖。2008年底,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之后,新任全球新興市場宏觀研究主管直接要求陸挺修改預測。面對內外質疑,陸挺毫不動搖,并在報告里援引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朱镕基的一些做法。
之后一步步,事情的發生印證了陸挺的判斷——2008年9月至10月,國內大宗商品、A股市場明顯下滑,2008年10月上證指數見底1664點。之后中央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連續降準降息,伴隨著之后的信貸放量,中國經濟走出低谷,2009年全年GDP增長率達到9.1%。
對陸挺先生而言,次貸危機是他作為經濟學家在業界嶄露頭角的關鍵點。而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仔細思量,能在如此重要時刻,堅持與主流不一樣的判斷,其背后,則是他對于中國經濟本質的深刻把握。
如陸挺先生曾經接受采訪時所透露的,他博士研究的課題是轉軌經濟學,對東歐、前蘇聯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的社會經濟課題都很熟悉。
更早一點,他1993年考上北大后,正是中國經濟起飛、資本市場邊發展邊規范的關鍵時期。他見證了中國奇跡的出現,也看到過東南亞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而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經歷,又能讓他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經濟發展軌跡,有了最切身體會和更深刻認識。
從村里小河邊釣魚,到未名湖畔書聲瑯瑯,再到不夜城中國香港,陸挺先生的成功往深處講,則是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在每一個人生關鍵點來臨時不會錯失機會。
最后,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為大家奉上陸挺先生對于2018年中國經濟的一些觀點(摘自陸挺先生去年年底在“第11屆中國投資年會并購峰會”上所做的主題演講):
2018年中國不可避免處于單個周期的下行周期,傳統產業面臨更大的挑戰,但是些新興產業將有更大機會。短期的消費刺激政策也不可持續,尤其是比如說像這樣的一些耐用消費品、像商用車,現在的增長速度也趨近于零。
而長期來看,四大趨勢決定未來經濟走向:
第一,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如果從人口需求層次來講,可能會放緩。但真正很關鍵的一點是城市群的發展,城市群這樣一個戰略將會整體鋪開。城市群最關鍵的就是最近的京津冀、南邊的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這樣幾個城市群。
第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我們國家過去十來年在互聯網和基礎設施方面高速發展,實際上統一了中國的市場,使得現在運輸成本大幅降低,建立品牌的邊際效應在大幅提高。2018年這個趨勢將會得到加強。
第三,在某些消費領域方面,人民生活、美好生活的需求跟現在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如醫療領域、社會服務、幼兒教育等。
最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這是一整串的事情,是中國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和全世界最頂級的國家和企業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在2018年,隨著周期的下行——所謂的周期下行是指傳統產業一定程度面臨更大的挑戰,對于我們這些新興產業來講的話,將會有更好的機會。
文章部分內容——摘自陸挺《我的高考:志愿填北大,我賭成功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