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3 21:21:33
4月,74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唐山、邢臺、石家莊、太原、常州、揚州、邯鄲、北京、廊坊和保定市(并列)。1~4月,后10位城市依次是:邢臺、石家莊、西安、邯鄲、唐山、保定、太原、鄭州、徐州、滄州市。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姚祥云
4月份,隨著氣象條件轉差和工業生產活動增加,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出現下降的跡象。5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8年4月和1~4月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4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4%,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其中,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74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唐山、邢臺、石家莊、太原、常州、揚州、邯鄲、北京、廊坊和保定市(并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歷次環境部門公布的74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在最差10城市名單中,很少能看到北京,而常州、揚州等長三角區域的城市更是少見。
對于4月部分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下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介紹,主要原因包括,氣象條件較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工業生產和建筑施工活動增加,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沙塵天氣頻發,大氣顆粒物超標天數增加。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4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4%,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5%。1~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7%,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PM10濃度為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
不難看出,4月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PM10濃度等指標同比都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同時,4月,74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唐山、邢臺、石家莊、太原、常州、揚州、邯鄲、北京、廊坊和保定市(并列)。1~4月,后10位城市依次是:邢臺、石家莊、西安、邯鄲、唐山、保定、太原、鄭州、徐州、滄州市。
不得不提的是,在成功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后的北京,再次出現在了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十城市名單中,一并進入名單的還有常州、揚州兩個長三角區域城市,這在此前月度空氣質量最差十城市排名中,很少出現長三角區域的城市的身影。
分區域來看,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8.0%,同比下降13.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5%;PM10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1~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9.1%,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PM10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
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5.7%,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2%;PM10濃度為9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3%。1~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2.7%,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PM10濃度為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
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1.1%,同比上升6.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0%;PM10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8%。1–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6.2%,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3%。
2018年4月16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次污染過程。截至19日8時,區域整體情況為輕-中度污染。僅今年4月前20天,全國經歷了3次大范圍沙塵,明顯多于去年同期。沙塵天氣增多,給相關城市的空氣質量改善帶來壓力。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4月優良天數比例為56.7%,同比下降16.6個百分點。 PM2.5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0.8%;PM10濃度為1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5%。1–4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4.7%,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4%;PM10濃度為9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
其中,在4月北京市各區PM2.5濃度同比變化對比中,僅開發區同比下降了13.6%、通州區同比下降了5.8%,其他15個區縣PM2.5濃度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上升,順義、海淀、密云等區升幅較大,分別上升了34.0%、26.9%、26.5%。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1~4月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但4月部分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下降。
為此,專家認為,主要原因是氣象條件較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2018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靜穩天氣顯著增加,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受此影響,部分地區PM2.5 和PM10濃度同比明顯升高;工業生產和建筑施工活動增加,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東部地區同比增長8.4%,工業活動增強致使二氧化硫、煙塵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4月份以來,各類建筑施工活動普遍增多,揚塵排放明顯增加,導致PM10濃度進一步提高。
同時,沙塵天氣頻發,大氣顆粒物超標天數增加。受我國西部、西北部及蒙古國部分地區近年來降水減少、草地超載放牧等影響,4月沙塵天氣頻發,浮塵和揚沙致使部分區域和城市PM10濃度同比明顯上升,導致優良天數減少、污染天數增加。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1~3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總體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但是,4月份部分地區出現明顯的空氣質量轉差的情況,一方面是受工業活動增強的影響,一方面是受氣候的影響。說明當前空氣質量改善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馬軍建議,一些城市受制于地形、氣候影響,空氣質量改善上需要在加大區域聯防聯控,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下功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