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5 00:28:06
“成都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前沿開放高地,對于吉利集團的汽車產業全球布局非常有意義。”北京吉利學院校長霍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每經記者|謝孟歡 每經編輯|楊 軍
5月23日上午,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開工,將打造集教育、汽車文化、城市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下午,成都市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將布局新能源整車與泛歐亞零部件生產。
據介紹,這批項目的成功落地,將有力助推吉利控股集團在成都打造“百萬輛整車生產平臺”和“泛歐亞地區零部件基地產業園”,助推吉利在成都的汽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
“成都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前沿開放高地,對于吉利集團的汽車產業全球布局非常有意義。”北京吉利學院校長霍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開展汽車文化、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等項目,將是吉利探索未來產業的重大布局。”在項目開工現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表示。
可以看到,“跨界發展”是吉利在成都“東進”過程中的重要探索。據了解,此次在簡州新城開工建設的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項目投資上百億元,包括吉利學院、吉利銘泰汽車科技文化世界、吉利銘泰國際賽道等子項目,將建成集教育、汽車文化、城市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
對于為何跨界布局高等教育、城市開發領域,在李書福看來,城市的發展與產業和教育密不可分,“城市發展的新動力離不開創新與開放,而教育資源與人才資源則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把成都的‘東進’類比為上海的浦東開發,這對于成都未來的發展非常關鍵。”霍偉東表示,吉利項目是成都“東進”的“引爆項目”,將吸引更多投資。
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73億元,間接拉動經濟350億元,就業人數將達3萬人。“將進一步填補成都汽車教育、國際賽事等產業鏈的空白,對四川乃至西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簡州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跨界發展”的同時,吉利在成都的汽車產業布局同樣是重點。5月23日下午,成都市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吉利控股集團將在成都投資布局新能源整車研制、零部件配套生產及移動出行服務等系列重大項目。
據了解,這批項目的落地,將有力助推吉利控股集團在成都打造“百萬輛整車生產平臺”和“泛歐亞地區零部件基地產業園”,助推吉利控股集團在成都的汽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
事實上,吉利的迅猛發展,與其在成都的布局齊頭并進。正如李書福所說,吉利依托成都市得天獨厚的投資和發展環境,進行了大量前瞻性的布局,“一直看好成都”。2017年,吉利控股集團的汽車銷量達124.7萬輛,同比增長63%。這一年,位于成都經開區的成都高原汽車整車項目,就實現整車產量13.6萬輛,主營業務收入超90億元。
“成都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前沿開放高地,對于吉利集團的汽車產業全球布局非常有意義。”霍偉東表示。
在霍偉東看來,對外方面,通過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成都向西可以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到達歐洲腹地,向南覆蓋南亞和東南亞,從而連接海上絲綢之路。
此外,從內部市場來看,四川本身就能覆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市場,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霍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邊的消費能力不錯,也有接近2.4億人的市場規模。”
而此前,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表示,吉利在成都做了很多投資,目前還在不斷地加大在成都投資。“成都是中國西部的重要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