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2019-04-22 10:03:45
據記者統計,在已受理的89家科創板企業中,VC/PE滲透率達到84.3%,遠超2018年全國IPO企業的56.5%水平。不過對于已受理的科創板企業,私募人士褒貶不一,有的認為多數企業質地不達預期。
科創板深入推進,89家企業已在上交所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其中75家獲VC/PE機構支持。
據記者統計,在已受理的89家科創板企業中,VC/PE滲透率達到84.3%,遠超2018年全國IPO企業的56.5%水平。其中,國資背景機構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相當大,如深創投、國投集團、科大控股等。同時,知名機構,如達晨創投、松禾資本、基石資本、君聯資本等也紛紛現身。
科創板申報企業的VC/PE滲透率如此之高,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認為,主要是由于科技創新型初創企業大部分是輕資產模式,難以通過債權進行融資,但又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實現發展,股權融資成為重要渠道。“VC投資偏早期,除了提供資金,還可以幫助發展戰略不夠清晰的企業明確方向;PE投資偏后期,可提供的資金體量較大。此外,機構多積累了較多的行業內上下游資源和人脈,可以為企業提供幫助。”張馳說。
君竹基金創始合伙人王宏源表示,VC/PE對初創企業,已經從單純的資金提供變為更多元化的支持服務,如在持續融資、未來融資交易結構設定、項目發展方向趨勢、未來資本市場道路選擇等方面。
據記者統計,89家受理企業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有39家;生物醫藥領域次之,有21家;高端裝備領域有16家企業申報;新材料和環保領域分別有10家企業和3家企業申報。
凱納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曦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療和高端裝備制造是國家2025規劃重點扶持的行業;處于成長較早期的企業,潛在風險高,相應的投資收益也會比較高。
對于已受理的科創板企業,私募人士褒貶不一,有的認為多數企業質地不達預期。
高正投資董事長高大兵認為,申報企業在技術創新、研發投入、發展空間等方面較為突出。王宏源認為申報企業與預期比較一致,部分企業財務數據甚至比預期更樂觀一些。薛瑜認為,從科技創新能力、專利數量、研發投入、財務表現及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來看,申報企業的整體水平大多在頭部。
廣州國創基金總經理左梁表示,這80多家企業大部分是盈利的,很多原來是擬申報中小板、創業板轉過來的。“科創板的魅力在于看重技術趨勢,期待下半年或者明年,有更多優秀科創企業申報。”
張馳坦言,申報企業整體質地低于預期,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科創板的推出速度太快,而龍頭之前大多計劃赴港股或美股上市,申報科創板還需要籌備時間。
“現在申報的企業多數都有利潤,有的是之前擬上創業板改了材料來的,不能完全代表科創企業。再等3個月左右時間會有更多優秀企業申報。”張馳預測,申報企業中可能有六七成不能過審,主要是技術領先程度不夠。金輦投資總經理盛堅也表示,目前有50家左右企業是從主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其他市場轉道而來。
雷根資產總經理李金龍坦陳,目前的名單和赴美、赴港上市企業質量還有差距,期待知名度更高、質地更好的企業申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