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5 03:10:30
過去11年,每日經濟新聞未曾辜負我們的6000多萬全媒體用戶;未來,每日經濟新聞愿繼續做“中國社會經濟和資本市場守望者”,與千萬讀者一起共成長。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實習編輯|湯輝
2008年5月,《每日經濟新聞》全新改版,涅槃重生。這家新銳財經大報在此后經歷了11個“三百六十五里長路,飲盡那份孤獨”,在4000多天的時光中,不斷生產出專業性強、沖擊力大的重磅財經新聞,影響力迅速崛起,實踐了“新聞決定影響力”。
在媒體轉型道路上,每日經濟新聞不落人后。微博、微信率先入駐,全媒體運營風風火火。7月12日23時27分,每經微博收獲第4000萬個粉絲。微博4000萬粉絲和微信平臺“百萬+”爆款新聞絕非幸運和偶然。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扎根資本市場,立立電子、勝景山河、新大地等重大IPO報道刊發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之后,每日經濟新聞也將持續扮演好真相挖掘者、市場守望者的角色。
2008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獨家發布寧波立立電子IPO資產“二次上市”系列報道,后者在上市前3天被緊急叫停,成為國內實施新股審核制度以來第一例已過會,但未能上市的IPO事件。改版的新《每日經濟新聞》初戰告捷。
兩年后的2010年12月,《每日經濟新聞》獨家曝光湖南勝景山河IPO過程涉嫌造假。勝景山河于上市前一天被緊急叫停,這一事件被評為“2010年經濟界十大標志性事件之一”,推動了IPO審核制度的改革。
2012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再接再厲,關于廣東新大地IPO造假的系列報道,被數百家媒體的轉載與跟蹤,揭示了發行環節的巨大漏洞,在投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中引起巨大震動。新大地造假上市報道,也被譽為資本市場上最佳深度報道之一。
除了IPO報道,每日經濟新聞對上市公司也始終保持極高關注,并擁有強大影響力。2017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刊發浦發銀行低價定增損害中小股東利益深度報道,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兩個多月后,浦發銀行終于調整了百億級的定增方案,將增發價提高到不低于2016年每股凈資產。
2018年,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中,每日經濟新聞是國內最先披露長生生物問題疫苗的媒體,并通過后續持續、深入挖掘長生生物資本內幕,揭開一個業績注水、靠行賄銷售的企業丑聞。
2019年2月5日21時36分,每日經濟新聞刊發了《上海新興生產的人免疫球蛋白因艾滋病抗體呈陽性被停用》的獨家報道,引起巨大反響。隨后相關部門對上市公司進行了全面調查。
自誕生以來,每日經濟新聞緊跟時代浪潮,勇立潮頭。10多年前,每日經濟新聞創辦了獨立的新聞網站——每經網。
2009年新浪微博誕生的第一個月,每日經濟新聞官方微博首批入駐。
2010年《每日經濟新聞》率先開發APP。
2012年,每經在全國媒體中率先完成了“兩微一端一站”布局,并開始著手打造微信矩陣,用互聯網用戶思維推動媒體轉型。10月,還處于試運行階段的每經投資寶迎來了首批付費用戶。同年,每經還正式推出了智庫項目,聯合全國區域發展專家、經濟學家、政策研究專家、品牌策劃專家、機構分析師,建設中國經濟首席策略平臺。
2016年,每日經濟新聞成功實現全媒體平臺整合運營。同年9月,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每經獲外交部邀請全程報道G20峰會,成為四川省唯一獲邀參會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在6天時間內推出44個整版報道。在短時間內,每日經濟新聞微博、網站、報紙、文字、圖片、視頻……為讀者帶來最頂尖的財經信息,這6天里,用全媒體的所有姿態,“貼身式”跟進G20杭州峰會的每個角落。同年11月,每日經濟新聞國際新聞部籌建,12月1日正式運行,包含每經英文網站(www.nbdpress.com)及多個外宣賬號。
2018年9月,每日經濟新聞組建成立了“成都市天府文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百億元規模的成都市文創產業發展投資母基金。2019年,每日經濟新聞成立了國際傳播中心,整合資源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化傳播團隊。
過去11年,每日經濟新聞未曾辜負我們的6000多萬全媒體用戶;未來,每日經濟新聞愿繼續做“中國社會經濟和資本市場守望者”,與千萬讀者一起共成長。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官方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