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5 21:43:35
整改會客觀上推動整個行業安全合規性的提高,而從用戶角度講,由于用戶出行安全意識的覺醒,平臺安全性、合規性亦成為其核心競爭因素。
每經記者|劉洋 每經編輯|王麗娜
10月25日,滴滴出行、曹操專車、美團打車、嘀嗒出行、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等主流網約車平臺,在為期一年之后,在各自官方渠道,交出安全整改“答卷”。其背景是,在去年兩起網約車“惡性”事件后,2018年9月,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聯合檢查組入駐上述公司,開展安全專項檢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滴滴的安全整改公示,滴滴方面2019年預留安全經費投入預算超過20億元,同時,客服團隊擴大至9000人,已有228個城市上線短信報警功能;同時,司機端路程錄音功能已覆蓋所有訂單。在警企合作方面,滴滴協助警察破獲“黑產”案件12宗,抓獲嫌棄人179名。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方面表示,對比整改前,滴滴“牌照”數量實現“翻一翻”,目前已在144個城市取得《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許可證》。
在滴滴“淡出”順風車市場之后,在該市場稱雄的當屬嘀嗒出行。
根據嘀嗒出行的安全整改公報,在過去一年,其清退背景異常的順風車車主15665人,駁回不符合新認證要求的車主72049人。
神州專車方面的數據則顯示,過去一年,將一半以上不合規車輛剔除專車隊伍,目前,整體合規率達到76.0%,是去年同期的5倍。
美團打車則表示,已基本實現合規經營,下一步將繼續按照既定合規化進度安排。此外,曹操專車、易到等亦公布整改總結。
主流出行平臺在公布安全整改總結的同時,亦公布專家組對平臺提出的建議。記者注意到,在多個建議中,進一步加快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的合規化,成為評審專家組的共同要求。
有分析人士表示,實際上,自去年兩起惡性事件之后,全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在此背景下,各大主流出行平臺實際均在有體系、有步驟地落實安全整改措施。畢竟,倘若惡性事件的傷害并非限于個別公司,而是整個行業,整改會客觀上推動整個行業安全合規性的提高。而從用戶角度講,由于用戶出行安全意識的覺醒,平臺安全性、合規性亦成為其核心競爭因素。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