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20-01-13 18:55:15
繼上周六公布2020年監管工作重點任務后,今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出席發布會,就今年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重點目標、資管新規過渡期最新安排、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車險改革等方面的政策規劃作出詳細解釋,釋放最新的監管意圖信號。
先看本次會議重點:
1、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持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
2、對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個別確有困難的機構適當地給予一些靈活措施安排。
3、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監管評價辦法將于近期發布,建立以信貸服務為主,覆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全流程的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
4、車險領域真正觸及根本利益的改革,觸及利益藩籬的深水區改革還沒有開始。銀保監會將在今年適當的時機,正式實施車險綜合改革。
5、銀保監會時刻保持警惕,對高風險銀行保險機構進行排查,進行名單制管理,并且千方百計想辦法進行化解。對于中小機構的風險,今年同樣會采取綜合手段,但是根據每家機構的不同情況,因機構而采取分類措施進行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A股三大股指尾盤全線拉升,滬指升破3100點大關,深成指大漲1.47%,創業板指大漲1.62%升破1900點。有觀點認為,A股尾盤異動,或與銀保監會的最新表態有關,特別是對于“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個別困難的機構會適當給予靈活安排”的表態,釋放出“鴿聲”,讓市場的敏感神經有所緩解。
2020年底將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截止時期,對于存量銀行理財產品能否全部完成整改,市場打了一個問號。因此,外界也在期待資管新規的相關安排會進行調整。
對此,肖遠企表示,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非常重要的一年,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機構認真執行資管新規和相關理財規則,認真化解存量資產的風險,圓滿地在過渡期內把有關工作處理好。
不過,肖遠企也透露,確實有一部分銀行機構的存量資管產品在資管新規出臺前就比較大,個別機構對于在過渡期內完全整改到位還有困難,但銀保監會要求這些機構制定中長期整改方案,要求原則上必須在過渡期內整改到位,但為保證資管產品、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能夠平穩有序整改到位,銀保監會也會研究相關安排,對個別機構適當地給予一些靈活措施安排。
去年銀保監會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全年處置不良貸款約2萬億元;全國共成立債委會約1.92萬家,實施市場化債轉股1.4萬億元;全年處罰銀行保險機構2849家次,罰沒合計14.5億元;嚴厲查處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貸款增速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收官之年,防風險任務同樣不能松懈。黃洪透露,今年銀保監會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明確了9大重點工作:
一是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壓實各方責任,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和政策指導。完善銀行保險機構恢復與處置機制。
二是繼續拆解影子銀行,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死灰復燃。
三是加強資產質量監管,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提高資產分類準確性。
四是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持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
五是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
六是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做好存量資產處置、停業機構退出和機構轉型工作。加大互聯網保險規范力度。
七是繼續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八是有效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做好銀行保險機構壓力測試,完善應對預案,穩定市場預期。
九是進一步彌補監管短板,加大監管科技運用,加快建設監管大數據平臺,完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隊伍,有效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其中,在處置高風險機構方面,肖遠企表示,總體看,銀行保險機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確實有個別中小機構現在風險較高,銀保監會時刻保持警惕,對這些機構進行排查,進行名單制管理,并且千方百計想辦法進行化解。
“可以看到很多風險,有的是用常規手段在化解,比如不良資產處置,實際上就是化解了這些機構的信用風險;另外,也要求銀行對新增貸款要嚴格進行篩查管理、風險控制。”肖遠企稱。
肖遠企強調,對于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除了用常規手段外,也要采取主動出擊的措施。對于中小機構的風險,今年同樣會采取綜合手段,但是根據每家機構的不同情況,因機構而采取分類措施進行風險化解。
在查處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方面,肖遠企表示,2017年初開展治亂象、防風險措施以來,已經整治了一批不法金融集團,這項工作還在持續推進。這些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除了要從公司治理角度進行整治和打擊外,還要注重制度建設,今后在股東資格的審查和優化股權管理方面也在研究措施,切實把有專業能力、有長期誠信記錄的國內外專業機構引進來作為這些機構的主要股東。
近兩年來,監管部門推動銀行加大對民企小微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2019年,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其中,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是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5%;有貸款余額戶數2100多萬戶,較年初增加380萬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個百分點。
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依舊將是監管和銀行發力的重點,但具體工作的側重點有所轉變。從監管釋放的信號看,挖掘“首貸”小微企業客戶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祝樹民表示,首貸比續貸要求更高一點,這項工作中,各家銀行也都非常重視首貸業務。銀保監會指導銀行業協會,自去年11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倡導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百行進萬企”的融資對接工作。根據小微企業在銀行開立基本賬戶的情況,一對一的建立對接機制,讓銀行從坐商變行商,深度調研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在銀企信息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自愿對接,實現銀企良性互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近800萬戶正常經營、正常納稅的小微企業納入“百行進萬企”范疇。
“我們會從企業的納稅情況看融資需求,如果企業有納稅記錄而沒有銀行貸款,我們會根據企業在哪一家銀行開立基本戶,就把信息提供給這家銀行,由這家銀行上門對接發放首貸。目前廣大銀行正在主動上門服務,開展對接,預計這項工作到今年4月底能夠全部對接完畢。”祝樹民稱。
此外,在完善小微企業貸款制度方面,據了解,銀保監會將于近期發布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監管評價辦法,建立以信貸服務為主,覆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全流程的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
作為財產險的主要險種,車險占整個財產險保費的比重已超六成,但近年來,車險高定價、高手續費、粗放經營、無序競爭、數據失真的問題仍然存在。黃洪坦言,加快車險改革已經是擺在銀保監會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有作為2020年監管工作的一項目標。
“應該講,這些年來車險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我認為是一些小改革。真正觸及根本利益的改革,觸及利益藩籬的深水區改革還沒有開始。養老險、健康險在2013年進行了徹底改革,這次車險改革也是要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黃洪稱。
對于下一步車險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黃洪透露了三大方向:
一是把握好改革總體要求。改革的基本原則是由市場決定、監管引導、調節總量、優化結構,擴大保障、提升效率、簡政放權、協同推進。
二是把握好改革的主要內容。采取交強險與商業改革相結合,條款與匯率改革相結合,保障與服務改革相結合,市場和監管改革相結合,綜合施策、協同推進。
三是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力度。目前正在制定車險綜合改革的具體方案,這個方案也正在廣泛地征求意見。銀保監會將在今年適當的時機,正式實施車險綜合改革。
(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