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2 00:04:03
每經記者 李彪 現場報道
5月21日晚9:40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此次新聞發布會采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剛被大會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指定為大會新聞發言人的張業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回答問題,而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境內外媒體則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的第二會場參會。共有8家媒體在第二會場上向發言人提問。
此次新聞發布會臨近深夜舉行,也是全國兩會多年來罕見的情況。在發布會上,已連續出任三次大會新聞發言人的張業遂回答了大量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經濟走勢、民法典草案、中國對外關系等熱點話題均在會上被提及。
發布會采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作出了關于全面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決定。
對作出這一決定的考慮和意義,以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今后將如何強化公共衛生的法治保障,張業遂在發布會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責,迅速行動,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出臺《關于全面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決定》。
第二,審議生物安全法草案、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
第三,部署啟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的立法、修法工作。
第四,宣傳解讀疫情防控法律,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支持。
“下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立法、修法,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張業遂說,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制定了專項計劃,成立了工作專班,計劃今明兩年制定修改法律17部,適時修改法律13部。
張業遂強調,相關工作的重點是抓緊完善新制定的生物安全法草案,爭取年內審議通過;抓緊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爭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審議;盡早完成修改動物防疫法;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同時,要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完善。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大會審議。
對此,張業遂在發布會上介紹稱,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立法任務。編纂工作采取“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這項工作已經在2017年完成。第二步是編纂分編,最終與民法總則合并,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2018年8月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幾個分編草案多次進行審議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民法典草案,并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這7編分別是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
張業遂指出,民法是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人民權利的法律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民法規范。
他強調,編纂一部屬于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幾代人的夙愿。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陸續制定了多部民事單行法律,民法制度逐步完善。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制定于不同時期的民法規范進行系統整合、修改、編纂,適應時代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愿,對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意義。”張業遂說。
在此次發布會上,張業遂還通報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各項安排。
據介紹,這次大會會期7天,將于5月22日上午開幕,28日下午閉幕,共安排3次全體會議。
大會議程有9項,分別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及草案,審查預算報告及草案,審議民法典草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及其他事項。
張業遂強調,根據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形勢,會議期間將采取一系列必要的防控措施,并對一些安排進行調整。大會將以網絡視頻的方式組織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部長通道”等采訪活動。不安排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和集體采訪,鼓勵支持代表以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彪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