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05 23:20:23
中信證券6月5日晚間公告,基于公司目前業務發展及日常經營考慮,并為根據近期新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公司《章程》,董事會將取消原提交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審議的兩項議案。盡管只是一則簡單公告,但仍然引起了業內關注。畢竟,對券商這樣重資本的行業來說,取消融資計劃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兒。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凈資本為王的時代,券商“跑馬圈地”爭相融資擴充凈資本成為普遍現象。但“龍頭老大”中信證券的一則公告,或許預示著這一風向未來會發生變化。
中信證券6月5日晚間公告,基于公司目前業務發展及日常經營考慮,并為根據近期新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公司《章程》,董事會將取消原提交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審議的兩項議案:《關于增發公司A股、H股股份一般性授權的議案》《關于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
盡管只是一則簡單公告,但仍然引起了業內關注。畢竟,對券商這樣重資本的行業來說,取消融資計劃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了相關公告發現,《關于增發公司A股、H股股份一般性授權的議案》是中信證券5月8日披露的年度股東大會資料中的一部分。
該議案指出,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9A.38條的規定,為把握市場時機,在發行新股時確保靈活性,按照A+H上市公司慣例,提請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以特別決議批準授予公司董事會無條件和一般性授權,授權公司董事會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決定以單獨或同時發行、配發及處理不超過于該等議案獲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通過時公司已發行A股及/或H股各自20%之新增股份。
該議案的授權期限為以下三項之最早者:(一)公司2020年度股東大會結束時;(二)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以特別決議通過本預案之日起12個月止;(三)公司任何股東大會通過特別決議撤銷或更改本預案所述授權之日。
記者注意到,中信證券目前總股本為129.27億股,其中A股股本106.49億股,H股22.78億股。6月5日中信證券A股收于22.84元/股,H股收于15.12港元(折合人民幣13.84元)/股。如果按照原本提議的授權20%上限發行股票,可發行A股21.30億股,H股4.56億股。
目前的政策下,如果實施定增,定價依據是“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和截至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的較高者”。照6月5日中信證券收盤價簡單估算,A股若實施定增,融資上限可達到389億元。H股若是按照市價,則可融資63億元。
中信證券公告較為簡略,只說明董事會取消授權是因為“基于公司目前業務發展及日常經營考慮”。但業內人士指出,可能有以下原因讓其取消這一議案。
首先,從“基于公司目前業務發展及日常經營考慮”的表述來看,中信證券可能認為目前資金儲備已足夠其一段時間業務開展所用。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信證券自有資金高達655億元,并不缺錢。
其次,作為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融資渠道豐富,可通過短期融資券、發行次級債等滿足日常經營所需。權益類資金雖然沒有還本付息壓力,但它也有一個弊端——即會攤薄凈資產收益率,而這是一個市場對上市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標。于金融行業而言,市場對資金使用效率的要求與實體企業顯然不同。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中,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當時也進行過巨額定增,但隨著2008年市場走弱,海通證券牛市中所募集的資金有很長一段時間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引發過輿論討論。
第三,中信證券的董事會即使獲得了授權,也不一定會進行增發。
但中信證券的總股本目前已經很大,就算獲得授權后市場會對其可能進行巨額再融資產生隱憂,反而不利于其市值管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信證券未來不會重啟權益類融資工具,但毋庸置疑的是,中信證券此舉可能傳遞給市場一種態度,即:未來對券商行業而言,凈資本規模固然重要,但資金使用效率同樣重要。此外,華泰證券已經在倫敦發行GDR一年,中國太保也將發行GDR。作為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若是進行權益融資,在資本市場擴大開放的背景下,也可有多種路徑供選擇。
但對于大多數券商而言,補充凈資本仍然是為未來生存打下基礎的重中之重。6月5日晚間,中原證券52.5億元定增計劃獲批,而根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已至少有中信建投、海通證券、西南證券等9家券商宣布了定增計劃,合計擬募集資金近9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