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24 21:01:33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國內成品油價“兩連漲”之后,新一輪價格調整的時間窗口再次打開。
7月24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自7月1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小幅波動,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7月24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7月10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8月7日24時開啟。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認為,本輪調價周期內變化率先降再升,主要受多個因素影響。
首先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6月原油產量下降189萬桶/日至2227萬桶/日,減產執行率超100%。不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美國近期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還刷新了紀錄,這也導致市場需求仍顯得萎靡不振。另外,美元指數近期連續4個工作日下跌,盤中一度跌至3個月以來的低位94.82。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調價周期內,一方面,國際能源署上調2020年原油需求預估,美國原油庫存出現下降以及歐盟實施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等為國際油價提供了支撐;但另一方面,美國、印度、巴西等國新冠病例持續大幅增長,歐佩克+下月起將調低減產幅度970萬桶/日至770萬桶/日,削弱了市場對經濟復蘇和原油需求改善的信心,這也限制了油價漲幅。
23日,9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83美分,收于每桶41.07美元。
對于下一輪計價周期的走勢,隆眾資訊分析師徐雯雯認為,以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周期開局將呈現下行的趨勢,幅度在50元/噸左右。
近期國際油價窄幅波動,但利空因素有所增強。海外疫情仍有惡化跡象,國際貿易摩擦風險再起,加之歐美經濟數據仍有趨弱表現,均帶來利空抑制。預計下一輪成品油價下調的概率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