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16:29:42
到過吉木乃的人都說這里的天真藍、水真綠、空氣真新鮮,哈薩克族牧民的熱情招待總讓人感覺來到了世外桃源;離開吉木乃的人都有些遺憾,如此鮮嫩、美味的牛羊肉何時還能再品嘗?
吉木乃縣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年中國石油確定定點幫扶吉木乃縣。由于經濟底子薄弱、水資源匱乏、自然環境惡劣,貧困發生率高達35.86%。但吉木乃縣自然草場資源豐富,全縣自然草場總面積達923萬畝,其中薩吾爾高山草原是新疆四大優良草場之一,兼有適應亞歐兩種氣候的優質牧草,所以薩吾爾山牛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中國石油掛職干部楊建東到位伊始,心里就在謀劃,吉木乃縣貧困群眾致富的出路在哪里,怎么才能通過中石油的幫助讓吉木乃縣的貧困群眾富起來?老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吉木乃縣水資源匱乏,更沒有金山、銀山,甚至連銅山、鐵山都沒有,僅僅有的就是薩吾爾山草原吃著紅景天、甘草、貝母、大蕓等267種野生中草藥、喝著木斯島冰川融化低氘水的薩吾爾牛羊。
幫助貧困戶搞牛羊養殖,作為最簡單也是農牧民群眾最熟悉的產業,短期來看,農牧民自身就有長期生產的經驗,容易接受和上手,養殖周期短、見效快,能在當年就直接產生經濟效益;長期來看,農牧業特別是綠色有機農牧業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提升,發展潛力巨大,現代化、品牌化的農牧業產業鏈條的打造大有可為。楊建東心里初步確定了方向,但工作尚未開始,現實就無情地給他潑了一頭冷水,通過調研,他發現群眾的積極性并不高。有貧困戶告訴他“養牛養羊賺不上錢,養少了不劃算,養多了又賣不上好價格。”長期以來受傳統養殖方式的影響導致大部分養殖戶養殖數量少,規模化程度低,養殖設施簡陋,疫病防治風險大,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小,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商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精深加工層次低,利潤空間小,生產效益差。
以往單打獨斗的小農經濟是不行的,要搞就搞現代化牛羊養殖產業。可是,吉木乃縣不是沒有搞過養殖合作社,到現在存活的都沒幾個,主要還是缺乏既懂養殖、又懂市場的能人來帶動群眾養殖致富。
這時,一個人進入了楊建東的視野,他就是喀爾交鎮喀爾交村黨支部書記吳緒剛。吳緒剛,土生土長的喀爾交鎮喀爾交村人,他是村民眼中的能人,有思路、有想法、會來事、能辦事;他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帶頭作用,毅然決然選任喀爾交村黨支部書記,擔負起帶領全村脫貧攻堅的重大責任。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吳緒剛也很看好通過合作社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這條路,并且2016年當選村支部書記以來就已經付諸實踐,盤活村里原有的裕豐合作社,帶領農牧民養殖致富,但合作社一直以來不溫不火、只能是小打小鬧,離形成能夠帶動貧困戶的產業還差的很遠。
兩個志同道合的人遇到一起,立刻迸發出無限的熱情和思想的火花。他們深入探討,認為搞合作社大有可為,但是要解決好飼草料、規模、加工、銷售等多個難題。楊建東第一時間向上級公司匯報了情況,得到了公司的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優先打造標桿養殖合作社,同時布局牛羊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中國石油在種養殖端投入320萬元種植青貯飼草地和擴建牛羊養殖基地,種植的青貯飼草地500畝年產可達2000噸,再通過粉碎、發酵等流程,有效解決了飼草料不足的問題。扶持標桿養殖合作社1家,擴建牛羊養殖基地,使4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通過合作社分紅實增收10萬元以上,幫扶83名社會兜底戶解決生活困難,同時帶動穩定就業6人、靈活就業120人,以合作社模式取代農牧民單打獨斗,逐漸由個體養殖向規模化養殖發展。
牛羊養起來,不但要養的好,更要賣的出好價格,但只單純的開展活畜買賣,產品附加值太低,而且利潤空間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消費結構和消費群體日趨多樣化,牛羊肉膳食結構營養得到公眾認可度越來越高,牛羊肉需求量不斷增大,給牛羊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為農民致富增添途徑。于是楊建東找到了喀爾交鎮裕博惠牧業發展公司,這是一家本地發展起來的屠宰加工企業,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屠宰、加工、包裝工藝,然而受制于銷售渠道有限,一直難以擴大規模、形成帶動效益。
為解決這一難題,楊建東積極向上級公司尋求幫助。在集團公司和新疆銷售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參加中石油消費扶貧展銷會及中石油加油站便利店等各種渠道,實現簽約訂單1600余萬元,吉木乃縣的“冰川”牛羊肉迅速進入了油田、煉油廠職工的餐桌,并依托中石油消費扶貧的快車,走向了更廣闊的全國市場,一度供不應求,真正成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香餑餑”。
“沒有誰注定貧窮,沒有誰應該貧窮,沒有誰甘于貧窮。但是世世代代只懂種地、養牛養羊的農牧民,沒有資金、不懂營銷、沒有市場的我們又怎么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經濟下獲得一席之地。難啊,太難了”回憶起以前,吳緒剛感慨的說。“幸虧有中石油的幫扶,幫助打通了產業鏈條,我們只要專心搞好合作社、養好牛羊就行了,根本不愁銷售”。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中石油,前些年我家日子過得很困難,每年靠著養幾頭牛羊生活,收入不多還不穩定,現在我參加了合作社,每年有分紅,自己還在合作社打工,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正在裕豐合作社飼喂牛羊塔拉普.薩合多拉激動的說,誰能想到,2017年還被認定為貧困戶、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他目前年收入已經達到5萬元,過上了美好生活。
裕豐合作社的標桿、榜樣作用突顯,實打實的經濟效益讓貧困群眾參與養牛養羊的積極性高漲起來,在全縣掀起了養殖的熱潮。群眾們的養殖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前養的土牛,兩三年才能出欄,費工費力還賺不到啥錢。現在大家喜歡養良種牛,一頭西蒙塔爾母牛產的牛犢,六個月后就能賣到1萬元左右,合作社還保障回收。為滿足群眾們的訴求,吉木乃縣2020年計劃引進1000頭西蒙塔爾牛并為貧困戶提供10—30萬元的養牛貼息貸款,目前第一批專業人員精心挑選的300頭牛已經運達裕豐合作社,即將分發給有養殖意愿的農牧民。
2019年,中國石油還在屠宰加工端投入620萬元建設年產1000噸的牛羊肉屠宰加工廠1座,項目建成后可以保障6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年增收5萬元,可實現15—20人穩定就業,月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實現150人次的臨時用工,年人均可增收3500元,解決吉木乃縣城周邊牲畜屠宰存在的困難,并解決小微型屠宰點環評不達標的問題。該項目即將完工投產,這將成為吉木乃縣特色養殖的產業鏈條的有效保障。
牛羊綠色養殖是基于國家發展政策和產業發展大方向,立足吉木乃獨特優勢、實現農民增收目標的以民為本的重要產業。吉木乃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種養資源優勢,發展牛羊產業有條件、有基礎、有經驗、更有潛力。中國石油積極打造吉木乃縣“綠色有機”高端肉食特色農產品牌,加快推動牛羊養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重推進牛羊母畜增量化、牛羊品種優質化、牛羊養殖規模化、牛羊飼料優質化、牛羊產業鏈條化、疫病防控制度化等工作,目前已經形成集飼草種植、飼料加工、牛羊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構建起從田園到餐桌的綠色養殖“閉環”模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