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020-10-13 08:49:25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了未來十五年(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雖尚未公開終版文件,但業內普遍認為,《規劃》將給行業帶來重大利好,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應用等方面的發展。同時技術攻關等短板也受到關注。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涉及上中下游等多個細分行業,包括零部件、電池、整車、充電樁等。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曾在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多次提及對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重視。“現在的產業準備還很不充分。很多投資者和企業家的眼光僅看到整車,卻很少關注整車后面巨大的產業鏈,這是我們發展非常大的機會。”
《規劃》即明確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多領域的鼓勵支持,包括動力電池等技術創新,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包括給予財政和政策支持,鼓勵加強國際合作等。
相關產業鏈企業也受到資本市場看好。Wind顯示,截至12日收盤,新能源汽車指數整體漲3.60%。其中,充電樁企業特銳德漲8.17%,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漲4.41%,國軒高科漲5.25%,億緯鋰能漲7.59%,整車企業比亞迪漲6.77%,長城汽車收盤漲停。
渤海證券表示,《規劃》強調的快充及公共充電網絡將帶來充電樁相關公司的投資機會,也表示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利好采用“換電模式”的車型的銷售。
中原證券指出,從政策的進一步催化和中長期產業發展景氣程度看,利好資本市場上動力電池、充電樁、汽車電子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概念股上漲,而隨著產業集中度提升,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將有望獲得估值業績雙擊的超額收益。
還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指出,將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川財證券分析指出,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區和福建、貴州、江西、云南、青海等省份的B端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持續上漲,國內自主品牌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充分受益。
此前的《規劃》意見征求稿提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9.6萬輛,僅占今年前八個月國內汽車總銷量的4.1%。因此有分析認為,距離目標的銷量缺口成為新能源汽車眼下可預判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帶來一定的挑戰。
除銷量外,多名專家認為,更大的問題或在于行業在轉型方面的壓力。王秉剛指出,經歷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即將走出以政府政策激勵為導向的培育期,進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快速發展期,但國家政策仍然要“扶上馬,走一程”,此前以購車端補貼為主的鼓勵政策也將轉變為使用端為主的鼓勵政策。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規劃》體現了汽車產業向節能減排方向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目前汽車產業在零部件體系支撐、關鍵技術項目支撐方面存在短板。下一步,應切實做好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的核心工作。
崔東樹還指出,產業未來的發展還應補充消費端的新能源車普及性政策支持,尤其是對微型電動車的駕照管理應該從C2降到C5,改變目前駕照難考,無駕照電動車橫行的被動局面,推動新能源車全面發展。
恒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指出,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未來,要進一步引導電動化轉型;鼓勵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加強電池安全體系建設;發展扶持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加快私人充電樁建設,鼓勵推廣社區智慧充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