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1 20:34:09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葉峰
11月11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各項資管業務月均規模排名,多個數據都非常有看點。
例如在基金管理機構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中,匯添富基金三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猛增1363.19億元,一舉從二季度的第六名沖到了第二名。而在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中,創金合信基金則憑借4668.54億元的規模從過往的第二位“逆襲”到了第一位。而Wind數據顯示,創金合信基金最新的公募管理規模(含貨幣基金)僅為407.42億元。除此之外,公募基金養老金管理規模的前五位座次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調整,華夏基金來到了第三位,嘉實基金也重回前五陣營。
狂增千億元,這些公募勢頭兇猛
第三季度的基金資管數據顯示,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前20名的整體排名變化并不算大。唯有景順長城基金以1788.46億元的規模躋身前20,而二季度上榜的農銀匯理基金則未能留在前20名內。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二季度,匯添富基金三季度非貨幣公募規模狂增1363.19億元至4728.07億元,沖到了排名的第二位,僅次于易方達基金的6139.82億元。而易方達相比二季度的非貨幣公募規模也大增了980.38億元,鵬華基金、富國基金的增長也分別有770.45億元和700.41億元,勢頭兇猛。
二季度時,非貨幣公募規模在3000億元以上的公司僅有6家,到了三季度這一數字已成為9家。其中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和鵬華基金都是新跨入“3000億俱樂部”的成員。另外,三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要排進前20的門檻為1730億元,相比二季度的1515億元和一季度的1372億元呈現逐步提升態勢。
圖片來源:中基協,下同
創金合信靠私募業務“逆襲”登上榜首
在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的排名中,最有看點的莫過于這次“新晉”榜首的創金合信基金。中基協數據顯示,該公司三季度的私募資產月均管理規模為4668.54億元,和二季度相比增加了676.12億元。而一、二季度均排名第一的建信基金,三季度則來到了第二位。即便如此,其仍然比排名第三的私募資產月均管理規模高出了2107億元,分化之勢日益明顯。
創金合信的私募業務算得上該公司的一大特色,其規模大大超過了公募業務。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非貨幣公募管理規模為339.85億元、全部公募規模407.42億元,與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相比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憑借私募業務,創金合信在2019年交出了凈利潤同比增長接近5倍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凈利潤也有3488.81萬元。
而在基金子公司的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上,持續下滑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排名第20位的機構管理規模分別還有602.92億元和561.44億元,到了三季度這一數字只有489.13億元了,下滑趨勢明顯。
雖然相比二季度,資產規模和排名變化都不算大,大部分還出現了略微下滑,但還是有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明顯上升。例如農銀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就環比上漲了725.77億元至3663.9億元,排名也來到了第二位,僅次于建信資本的4515.77億元。
公募養老金管理規模前五名生變
作為公募基金最看重的業務之一,養老金管理規模的排名一向吸引著大量行業的目光。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一般排名前列的機構次序都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而今年三季度前五名座次卻有了些許調整。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養老金管理規模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工銀瑞信、易方達、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和嘉實基金。而在一季度末,這個次序為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和華夏基金。
可以看出,華夏基金從第五名升至了第三名,而二季度末排在第六位的嘉實基金此次則擠進了前五。除此之外,前16位的座次沒有任何變動了。而這樣的順序,和今年一季度末的排名完全一樣,競爭之激烈也是可見一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