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30 22:19:29
每經記者|張虹蕾 每經編輯|文多
如何通過突破性創新制冷技術,將家用空調的氣候影響(包括空調電網用電量產生的間接碳排放和制冷劑溫室效應的直接排放)持續降低,從而解決因家用空調制冷需求不斷增長而帶來的氣候威脅,是空調領域業內持續關注的問題。
4月30日,在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頒獎儀式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落基山研究所(RMI)方面獲悉,基于最新技術開發的房間空調器樣機,可以實現比當今市場在售標準產品的氣候影響低80%的性能。如果這些技術得到全球規模化推廣,到2050年能夠累計減少132Gt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現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的家用空調需求量將增加到45億臺,制冷需求的不斷增長將給全球環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冷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節能減排潛力巨大,成為落實“碳達峰”行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落腳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制冷學會理事長江億表示,我國在制冷領域的創新能力、研發和制造能力已經站到了世界的前列,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制冷大國”向“制冷強國”的轉變,更加充分地證明中國確實能夠在全球制冷行業應對氣候變化事業中發揮關鍵的引領作用。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王毅表示,在推進“碳中和”的背景下,制冷行業應該發揮更重要的行業引領和國際合作作用,“零碳源”空調技術在推進這一重任上是恰逢其時,將有利于加快實現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進而推動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的“碳中和”事業。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強調了科技進步對于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性。他表示,要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尤其在于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制冷技術的進步對于推進節能減排事業、加快提質增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在堅持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才自主培養,不斷攻克并掌握空調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環境友好、舒適節能的技術和產品至關重要。未來,將繼續加快對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探索,爭取實現未來所有家電產品都能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加快對制冷行業在“零碳發展”上的標準制定和技術規范,加快推動行業進步。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