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07 22:38:39
近日,東方基金旗下的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公告產品募集失敗,記者注意到,該基金在此前已經有過兩次延期,但在延期之后,也未能順利募集完成。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葉峰
近日,東方基金旗下的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公告產品募集失敗,記者注意到,該基金在此前已經有過兩次延期,但在延期之后,也未能順利募集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從募集時間算起,整個募集時間也未超過3個月,可見東方基金對這只產品選擇了主動放棄。
如果從東方基金旗下的其它產品來看,可以發現,與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相類似的基金,包括擬任基金經理所管的其它部分基金,其實業績表現均沒有太大吸引力。
兩次延期后主動放棄
根據東方基金的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25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募集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也就是說,該基金募集失敗了。
記者注意到,該基金是從2021年4月9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1年5月10日,但是東方基金在5月7日公告,將該基金募集時間延期至2021年5月21日,不過此次延期也未能讓基金順利募集,東方基金在5月20日再次公告將延期募集,并將時間延至2021年6月25日。
而在6月25日到了以后,東方基金直接宣告該基金募集失敗,其實如果從開募時間算起,即使經過了兩次延募,但是整體的募集時間也還未超過3個月,而根據招募說明書,募集期限可以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不超過3個月,可見東方基金是主動選擇放棄了該基金。
從該產品的類型來看,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屬于偏債混合型,實際上更接近于今年比較火的"固收+"產品。
在東方基金的旗下產品中,有著同樣業績比較基準,同樣以"欣"字命名的基金還包括東方欣利混合以及東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這兩只產品分別成立于2020年6月18日和2020年9月2日。
從持有人結構可以發現,截至2020年底,東方欣利混合的A類份額和C類份額中,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分別達到了83.01%和77.16%;但在東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中,A類份額和C類份額均是個人投資者持有。
因此,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募集失敗的原因,參照這兩只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來看,可能也不僅僅是機構資金不進來,也存在個人投資者缺乏認購意愿的情況。
類似產品業績不佳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實選擇基金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看業績,但如果從這幾只基金的業績,以及這只募集失敗的新基金所擬任的基金經理來說,其實管理的業績均沒有太大的亮點。
先從東方欣利混合A和東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A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來的收益分別為0.55%和0.51%,在同類產品中均處于非常靠后的位置。
再從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擬任經理來看,這只基金原本擬定的基金經理是楊貴賓和吳萍萍。其中吳萍萍累計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間超過5年,算是比較有經驗的基金經理,其目前在管的基金包括東方永泰純債1年、東方永悅18個月定開債券、東方臻享純債債券等多只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其中東方永泰純債1年A和C份額,今年以來的收益僅為-0.58%和-0.79%;東方永悅18個月定開債券A和C份額,今年以來的收益僅為-0.94%和-1.14%,竟然還是負收益。
再看另一位基金經理楊貴賓,累計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間也超過了4年,目前在管的產品包括東方雙債添利債券、東方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和東方可轉債債券,其中東方可轉債債券是今年3月新成立的產品,截至7月6日,wind數據顯示,東方雙債添利債券A和C類份額今年以來的回報分別為1.08%和0.87%、而東方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卻是排名非常靠后,A和C類份額近一年的回報分別為-0.2%和-0.11%。
雖然說產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從同類產品的相對排名來看,也能發現這些基金其實管得并不理想,而作為個人投資者,看到這樣的業績表現,一般來說確實是很難去認購新基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