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城市品牌觀 | 以場景IP講好城市更新的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6 22:53:03

從品質、品位到品牌,是場景營城中文化生成的連續過程,具有高度審美的文化特質。在城市場景里,不同身份人群進行娛樂性、時尚性、消費性的互動溝通,成為構建城市品牌的價值基礎。城市更新行動中,場景的品牌化效應,能夠為城市創造新的文化IP,為城市資產帶來溢價,讓抽象的文化價值轉化為地方競爭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67688

作者:眭謙,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城市品牌研究室執行主任

當前,城市更新成為國家戰略,更是一個一個的城市行動。

拿四大一線城市來說:2020年12月,《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公布;2021年7月,《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發布;2021年8月,《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1-2025年)》印發;2021年9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實施……

不約而同,文化供給、消費升級、不搞大拆大建……成為城市更新關鍵詞。

場景營城理念,也應運而生。通過城市場景營造,改善舊城環境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生活福祉,同時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塑造獨特地方形象,創造城市文化增量——換言之,打造一個一個的場景IP,成為很多城市的選擇。

城市場景IP為什么重要

社會學中的場景理論,基于消費者視角研究城市形態。其中,充滿著對人性、體驗、感知、溝通的洞察和考量。人們關心的是,場景的戲劇性力量和恒久價值來自何處?

我們知道,一臺劇目會把各種藝術要素,比如燈光、影像、動作、語言等組合在一起,整體傳達出某種特定的價值意義,從而成為觀眾駐足、欣賞、體驗、思考和品味的磁力場。

城市場景也是這樣,它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文化場域,包括五大要素,即社區、物質結構、不同身份人群、活動和文化價值。這些要素之間又疊加、融合且相互滲透,重構出三度空間,即精神空間、活動空間與物質空間。

北京老胡同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176650

顯然,城市場景諸要素不能孤立地存在,一旦孤立,場景即失去意義。

場景的文化價值觀,經由物質設施和空間結構,傳遞給在場域中活動不同身份人群,制造出各種期待、想象和認同,并影響人群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使其不僅獲得生理上的滿足,更獲得高層次的精神滿足。

正是因為文化價值觀的引領和精神空間的存在,讓場景IP的創造,成為可能。

城市更新離不開這樣的城市場景,城市場景也構成了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有沒有越來越多的場景IP涌現,是衡量城市更新質量的重要指標。

問題是,怎么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城市場景IP?

品質:城市場景IP的硬道理

毋庸諱言,在大開大合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場景的品質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比如,公共綠地不夠、便利設施偏少、居民活動空間狹小等等。

城市更新首先要改善社區環境、街區景觀和活動空間,并提升各類設施的便利性。

場景不是布景,設施不是道具。高品質的生活福祉設施,是場景營城的重要前提。

廣州永慶坊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85020

在場景理論中,場景的物質結構,包括物質性的設施和空間結構,都屬于保健因子(hygiene)。

保健因子的說法,意味著對品質的保障。這是城市場景IP的硬道理。

場景理論認為,城市的生活福祉設施為“消費”而設置,其存在的意義在于被市民欣賞、娛樂,因而能被用來滿足市民個體更高層次的需求。

按照“創意城市”學者蘭德利的說法,未來城市的規劃,要考慮城市的完整感官體驗和建成結構的情感影響,以及與公共領域、人性和美學息息相關的諸多方面。物質要素的品質,不一定能創造人群即消費者高層次的滿足和激勵,但如果品質缺乏或功能不足,則必然會引發消費者的不滿,降低乃至打消其消費意欲。

這里的消費者,當然就是城市社區的居民,他們是城市場景品質的評判者。

品位:城市場景IP的含金量

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升級。這就導致城市對美好生活的供給與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之間,產生了矛盾。

換句話說,人們的生活品位越來越高了。城市更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提高城市對美好生活供給的品位,落腳點就是一個一個城市場景的品位。

上海武康路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237007

在場景理論中,場景營造的精神空間,即物質結構所呈現的文化品位,被稱為場景激勵因子(motivation)。有品位,才有激勵。越有品位,越能激勵。

就字面而言,“品”代表著文化多樣性,即文化的廣度;“位”代表文化的價值高低,即文化的高度。

品位,總體上指文化的豐富性和含金量。場景的文化品位,蘊含在城市生活福祉設施的組合結構中,并通過符號系統傳遞給不同身份的人群。文化品位是激發場景中人群價值認同的重要因素。

文化品位越高,場景所呈現的文化價值觀,就越能激發場景人群的價值認同,更大程度滿足其審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或者說,品位就是城市場景IP的含金量。城市場景越有文化品位和生活品位,也就意味著城市場景IP越有含金量。

當然,有品位的城市場景越多,也就意味著城市更新越是成功。

品牌:城市場景IP的軟實力

沒有人否認,今天的中國城市化進程,進入了一個品牌化的新階段。城市更新,可以看作是城市品牌化階段的一個明證。

城市更新的過程,意味著一個城市更加重視品牌,并不斷積累品牌資產,讓品牌價值不斷彰顯。而城市場景IP,構成了城市品牌的活水源泉。

在場景理論里,品牌本質上是一種溝通機制,各類品牌組合構成了城市場景的溝通因子(Communication)。

這種品牌組合可能包含了地方品牌、街區品牌、商業品牌等不同層級,它們彼此影響、相互背書、“跟風搭車”,形成城市場景內在的傳播力,凝聚為城市場景IP的軟實力。

城市場景的文化品位,如果想讓受眾清晰識別出來,并在受眾心智中留下深刻印記或者占據更大的心智份額,就需要進行象征式、符號式的品牌傳播。

在場景營城中,品牌傳播機制具有發揮放大文化品位感召力、緊密關聯地方與其利益相關群體的功能。場景中的活動過程中實際上就是文化——不同身份人群——消費三者之間的互動。

場景的文化內涵與人群的文化觀念和身份認同,越是協調一致,三者互動的過程就越密切,場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也就越明顯。

秦皇島阿那亞地標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48200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城市實踐中,都有很多這樣的場景IP涌現。比如,倫敦的霍斯頓,本是一個聲譽極差的破舊片區,20世紀90年通過品牌化行動獲得了一個動態的新文化形象,成為倫敦文化經濟的主要聚集地和藝術樞紐。國內秦皇島的阿那亞社區,從一個爛尾到人人嫌棄的地方,經過品牌化改造,變成一個具有一系列藝術地標的精神空間社區和網紅旅游打卡地。

從品質、品位到品牌,是場景營城中文化生成的連續過程,具有高度審美的文化特質。在城市場景里,不同身份人群進行娛樂性、時尚性、消費性的互動溝通,成為構建城市品牌的價值基礎。

城市更新行動中,場景的品牌化效應,能夠為城市創造新的文化IP,為城市資產帶來溢價,讓抽象的文化價值轉化為地方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久久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