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10 18:02:29
◎興業礦業曾表示,根據探礦成果分析,重要子公司銀漫礦業服務年限有望超100年。但公司今年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截至目前,探礦工作未有階段性成果。公司因這兩處回復受到投訴,被指涉嫌誤導投資者。
◎交易所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銀漫礦業服務年限“有望超過100年”的依據及計算過程。此外,興業礦業旗下多個項目的進展也受到交易所問詢。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文多
6月9日晚間,興業礦業(SZ000426,股價6.51元,市值119.60億元)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據關注函,針對興業礦業對旗下西烏珠穆沁旗銀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漫礦業”)探礦進展的兩次表述,有投資者投訴稱興業礦業涉嫌誤導投資者決策。
銀漫礦業是興業礦業的主力礦山,備受投資者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興業礦業早在2018年便聲稱銀漫礦業有望開采100年以上,但至今未公布在探礦增儲上的實質進展。另一方面,興業礦業近年來還債壓力不小,旗下多家礦業公司的建設進展和業務開展情況也引發交易所問詢。
圖片來源:互動易截圖
銀漫礦業擁有國內最大的白銀生產礦山之一,在興業礦業的轉型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7年~2018年,銀漫礦業分別實現凈利潤4.67億元和6.03億元。尤其在2018年,銀漫礦業實現營業收入13.19億元,占到興業礦業營業收入總額的54%。受此影響,興業礦業業績也“再上層樓”。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投資者會格外在意銀漫礦業的情況和進展。
興業礦業曾不止一次對外表示,銀漫礦業服務年限有望超100年。近兩年,銀漫礦業也是興業礦業各子公司中,勘探活動投入金額最大的一家。2021年6月,興業礦業在接待投資者時再次表示,根據探礦成果分析,銀漫礦業服務年限有望超過100年,引發投資者熱議。
今年5月,有投資者提問:“貴公司一直說公司增儲前景廣闊,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公布過相關進展,只是說沒有進展,那么請問探礦工作有沒有進行中?”興業礦業則答復道:“截至目前,探礦工作未有階段性成果。”
對此,交易所要求興業礦業說明:銀漫礦業已備案儲量及目前生產能力;銀漫礦業探礦工作開展情況及探礦成果;銀漫礦業服務年限“有望超過100年”的依據及計算過程。
除了銀漫礦業,興業礦業旗下多個項目的進展也受到交易所問詢。2021年6月3日,興業礦業宣布啟動子公司唐河時代礦業工程項目,尚需投資6.26億元,預計于2023年實現投產。但年報顯示,“唐河時代-銅鎳礦330萬噸/年采選工程”在建工程在2021年僅增加金額146.60萬元。
此外,2018年,興業礦業收購昆明市東川區銅都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都礦業”)49%股權,后者預計將于2019年下半年投產。而到了2021年,銅都礦業尚無營業收入。
對此,交易所于近期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唐河時代和銅都礦業的建設進展。截至發稿,興業礦業尚未就上述問題進行回復。
礦山前期投資金額大,項目進展緩慢是否是因為興業礦業缺錢?6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興業礦業董秘及證券事務代表郵箱發送郵件詢問,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該公司董秘及證代公開電話亦無人接聽。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2年間,興業礦業連續四年收到了交易所年報問詢函,而每一封關注函都提到了興業礦業的債務問題。據針對公司2021年報的問詢函,興業礦業的流動比率在去年已經降至0.24,其是否存在債務逾期風險也引起交易所關注。
從最新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興業礦業流動資產為4.86億元,流動負債則達到22.71億元,流動比率為0.21。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11.69億元,貨幣資金則為2.19億元。
興業礦業近年來的流動性主要受礦山停工及疫情影響。由于銀漫礦業2·23事故,興業礦業的主力礦山銀漫礦業從2019年2月停產至2020年7月,其他礦山隨即停產開展安全生產自查。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興業礦業經營持續虧損。
2021年2月,銀漫礦業再次因一起事故停產數月。目前,銀漫礦業已經復工。2021年,興業礦業實現營業收入20.09億元,同比上一年翻番;歸母凈利潤扭虧,約2.46億元。不過,2021年興業礦業前五大客戶中,有4家均為當年新增客戶,3家均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其中一家在2020年8月才成立。對此,交易所要求興業礦業說明相關交易是否存在商業實質。
此外,興業礦業子公司興業礦業(上海)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興業貿易”)在2019年和2020年并無營業收入,但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同時,興業礦業與興業貿易在2021年發生非經營性往來金額2.30億元,對此,交易所也要求興業礦業說明貿易業務的具體業務內容,是否存在資金占用或提供財務資助情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6942
封面圖片來源:非原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