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科創板跟投2022年12月報告:保薦機構浮虧比例擴大到33.3%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5 22:24:49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趙云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85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95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33.3%,環比大幅提升了近7個百分點。

這也宣告了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此前連續兩個月出現收窄的過程,暫告一段落。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2022年12月30日,總共有34家券商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實現的累計浮盈環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85%,比11月大幅增長超20個百分點。

保薦機構浮虧比例擴大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85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95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33.3%。而截至11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90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77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26.55%。這意味著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此前連續兩個月出現收窄的過程已經終止。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排名前10的科創板公司分別為晶科能源、復旦微電、聯影醫療、長遠鋰科、東威科技、昱能科技、華恒生物、大全能源、惠泰醫療、南網科技。不過隨著12月的股價調整,復旦微電、晶科能源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都跌破了4億元(截至11月30日收盤復旦微電、晶科能源的跟投浮盈都在4億元以上)。雖然由于連續兩個月股價下跌,復旦微電給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帶來的浮盈有所縮水,但相比不到4000萬元的跟投金額,中信建投目前所獲得的3.8億元跟投浮盈仍然相當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2月30日收盤,有50單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超過了承銷保薦費收入。其中跟投浮盈與承銷保薦費收入之間差值過億的項目有復旦微電、東威科技、長遠鋰科、晶科能源、華恒生物、南網科技6個,而這6個項目中有3個項目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占比50%。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虧規模排名前10的科創板公司分別為百濟神州U、翱捷科技-U、成大生物、邁威生物-U、萬潤新能、中科微至、匯宇制藥-W、華強科技、亞虹醫藥-U、中科藍訊。排名與上月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浮虧規模過億的項目仍然只有百濟神州-U一單,但這10家科創板公司中有4家為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在保薦機構跟投浮虧規模排名前20的科創板公司中有8家也是尚未盈利的公司,占比同樣較高。

科創板新股破發率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近科創板新股的破發率又有所上升。截至上周末,上周上市的4家科創板新股中已有3家破發。

按照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及保薦機構的跟投數據來計算,目前有82.5%的保薦機構的跟投整體處于浮盈狀態,與上月下降近5個百分點。

就整體浮盈規模來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民生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海通證券。其中前四名的排位與上月相同。

不過在12月科創板整體出現調整的背景下,截至12月多數券商的累計跟投浮盈環比11月出現了縮水。截至12月30日,總共有34家券商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實現的累計浮盈環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85%。而截至11月30日,這一數據僅為61.5%。

此外,目前還有一些保薦機構的跟投累計處于浮虧狀態。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跟投累計出現浮虧的券商分別為廣發證券、長城證券、華英證券、華安證券、東海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高盛高華,比上個月增加了2家。

其中,投行業務逐步復蘇的廣發證券終于迎來了2020年3月以來的首單科創板項目清越科技上市。截至2022年底,清越科技處于小幅破發狀態,不過隨著2023年1月3日上漲,其股價又回到了發行價上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85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95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33.3%,環比大幅提升了近7個百分點。 這也宣告了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此前連續兩個月出現收窄的過程,暫告一段落。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2022年12月30日,總共有34家券商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實現的累計浮盈環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85%,比11月大幅增長超20個百分點。 保薦機構浮虧比例擴大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85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95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33.3%。而截至11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90家,其中保薦機構的跟投產生浮虧的科創板公司共有77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26.55%。這意味著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此前連續兩個月出現收窄的過程已經終止。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排名前10的科創板公司分別為晶科能源、復旦微電、聯影醫療、長遠鋰科、東威科技、昱能科技、華恒生物、大全能源、惠泰醫療、南網科技。不過隨著12月的股價調整,復旦微電、晶科能源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都跌破了4億元(截至11月30日收盤復旦微電、晶科能源的跟投浮盈都在4億元以上)。雖然由于連續兩個月股價下跌,復旦微電給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帶來的浮盈有所縮水,但相比不到4000萬元的跟投金額,中信建投目前所獲得的3.8億元跟投浮盈仍然相當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2月30日收盤,有50單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超過了承銷保薦費收入。其中跟投浮盈與承銷保薦費收入之間差值過億的項目有復旦微電、東威科技、長遠鋰科、晶科能源、華恒生物、南網科技6個,而這6個項目中有3個項目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占比50%。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虧規模排名前10的科創板公司分別為百濟神州U、翱捷科技-U、成大生物、邁威生物-U、萬潤新能、中科微至、匯宇制藥-W、華強科技、亞虹醫藥-U、中科藍訊。排名與上月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浮虧規模過億的項目仍然只有百濟神州-U一單,但這10家科創板公司中有4家為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在保薦機構跟投浮虧規模排名前20的科創板公司中有8家也是尚未盈利的公司,占比同樣較高。 科創板新股破發率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近科創板新股的破發率又有所上升。截至上周末,上周上市的4家科創板新股中已有3家破發。 按照截至2022年12月30日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及保薦機構的跟投數據來計算,目前有82.5%的保薦機構的跟投整體處于浮盈狀態,與上月下降近5個百分點。 就整體浮盈規模來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民生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海通證券。其中前四名的排位與上月相同。 不過在12月科創板整體出現調整的背景下,截至12月多數券商的累計跟投浮盈環比11月出現了縮水。截至12月30日,總共有34家券商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實現的累計浮盈環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85%。而截至11月30日,這一數據僅為61.5%。 此外,目前還有一些保薦機構的跟投累計處于浮虧狀態。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跟投累計出現浮虧的券商分別為廣發證券、長城證券、華英證券、華安證券、東海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高盛高華,比上個月增加了2家。 其中,投行業務逐步復蘇的廣發證券終于迎來了2020年3月以來的首單科創板項目清越科技上市。截至2022年底,清越科技處于小幅破發狀態,不過隨著2023年1月3日上漲,其股價又回到了發行價上方。
科創板 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色先锋在线中文字幕资源 |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