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2024-12-21 15:15:06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益特色養殖,將目光投向肉鴿這一新興養殖領域,以小肉鴿養出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展翅飛。
小肉鴿享受“貴族”待遇
“開飯咯!”下午三點,隨著飼養員的呼喚,位于雁江區迎接鎮化龍村的龍洞灣肉鴿產業園內頓時熱鬧起來。這里,12座肉鴿養殖基地在綠化林木中錯落分布,29萬對種鴿在此安家落戶。它們的伙食如何?居住環境怎么樣?記者走進產業園一探究竟。
孵化的乳鴿。
走進種鴿養殖圈舍,一排排整齊的三層網格映入眼簾,肉鴿們抖動著潔白如雪的羽毛,在緩緩移動的自動化投料機旁爭先恐后地進食。
“肉鴿的糧食可大有講究!”龍洞灣肉鴿產業園負責人肖光芒抓起一把糧食介紹道:“我們肉鴿的糧食主要有玉米、高粱、豌豆、小麥和專用飼料5種,嚴格按照科學比例進行投喂。”他告訴記者,這些糧食大多來自東北和俄羅斯,讓肉鴿吃得好才能夠長得好。
不一會兒,飼養員舒偉開始清理鴿子糞便,并在地面撒上熟石灰進行消毒,保持肉鴿居住環境的干燥與衛生。“我們每天負責為肉鴿加料、喂水,還要檢查肉鴿的眼睛等健康狀況。”舒偉夫妻每天管理著將近1.5萬羽肉鴿,詳細記錄肉鴿的配對、產蛋、孵化、育雛等情況。
清理后的鴿子糞去向何處?“我們的肉鴿糞可是寶貝呢!”肖光芒連忙介紹,它們深受云南有機肥廠和大型果場的青睞。“冬季60斤鴿子糞可以賺1塊,夏季能賺6塊,不僅能將鴿子糞變廢為寶,還能夠減少糞污、保護環境,一舉兩得。”
種鴿圈舍。
這里的肉鴿品種主要以米瑪斯雙肌鴿和白羽王鴿為主,生長速度快,乳鴿飼養23到28天便可出售。“我們主要銷往新疆、北京、上海等地,以訂單的形式銷售,根本不愁銷路。”肖光芒笑著說道。
小肉鴿化身“財富密碼”
為促進畜牧產業多元化、特色化發展,迎接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了廣東省肉鴿協會和仁壽縣肉鴿協會,開啟了肉鴿產業的發展之路。
肖光芒感慨道:“建基地最困難的就是選址,既不能離村民太近,又要交通方便。當地政府在用地保障方面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最終我們在化龍村的荒山上開辟出了2297畝的產業園,其中肉鴿基地占地150多畝。”
當前,該產業園已發展成為集養殖、孵化、銷售于一體的肉鴿產業鏈條,也為當地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種鴿和乳鴿。
在相隔幾百米的另一處養殖基地,數萬枚肉鴿蛋正在孵化機內安靜地等待生命的降臨。30歲的楊鳳是迎接鎮人,她每天與成千上萬的肉鴿蛋打交道。記者見到她時,她正舉著手電筒,查看鴿子蛋的受精情況。“孵化機溫度保持38.2度,濕度保持55%左右。我們需要定時查看孵化情況,及時將出生的乳鴿放回種鴿身邊。”
“自從產業園落地后,我就在這里工作,每月能掙五六千,比在外面打工還高,而且方便照顧家人,我非常滿意。”楊鳳笑著說。
如今,該產業園年產乳鴿557萬羽,年產值達9500萬元。產業發展的同時,更為當地的村民帶來了就業崗位。“今年我們產業園解決當地就業160余人,幫助村民增收800余萬元。”肖光芒介紹。
在加快自身綠色高效發展的同時,該產業園提供種鴿、技術,帶動12個專業合作社、28個養殖戶從事肉鴿養殖,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我們還將探索農戶養殖、寄養、代養等多種模式,打造本土品牌,推動肉鴿產業與鄉村旅游、文化體驗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力爭打造全國前列的肉鴿產業基地。”肖光芒說道。
肉鴿產業多點開花
龍洞灣肉鴿產業園只是資陽市肉鴿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資陽市的肉鴿養殖已經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涌現。
目前,全市肉鴿養殖存欄接近60萬對,年可出欄肉鴿1100余萬羽,年產值約2.2億元。與此同時,雁江區祥符鎮正在選址規劃160畝設施農業用地,計劃新增30萬對養殖規模。
一批批體態健碩的肉鴿,抵達全國各地的美食餐桌……如今,肉鴿養殖業已悄然崛起,成為推動資陽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