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華銀行中國批發銀行部主管辛韜: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國內融資、海外經商

2025-07-17 19:52:21

大華銀行發布的《大華銀行企業展望調查報告2025(中國內地篇)》顯示,中國企業在成本壓力、用工難題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展現韌性,積極升級重構供應鏈,推進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超70%受訪企業已采取措施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供應鏈本地化、多元化和數字化是中國企業強化供應鏈韌性的主要手段。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日前,大華銀行發布的《大華銀行企業展望調查報告2025(中國內地篇)》指出,盡管成本壓力、用工難題及地緣政治風險持續讓中國企業發展承壓,但企業依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適應能力,積極升級重構供應鏈,并以長期為導向地推進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

針對美國4月初宣布的大規模“對等關稅”,大華銀行對部分企業家做了調研。結果顯示,關稅政策對包括中國在內各調研市場企業的商業信心和市場預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但超過70%的國內受訪企業表示早已采取措施,包括以數字化降本增效、更加注重本地化和多元化,以及持續深化供應鏈韌性建設,將美國關稅政策波動的影響降至最低。

推進供應鏈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數字化是中國企業強化供應鏈韌性的主要手段。調查結果顯示,1/3的企業表示已實現供應商來源的多元化。供應鏈出海,實現采購、生產和銷售的本地化,也是不少企業的必選項。

企業供應鏈數字化進程也明顯加快,其中,企業對存貨管理的數字化應用的需求最為看重(45%),1/3的受訪企業已使用數字化平臺獲得存貨信息或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尋找原材料和供應商。其次,企業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數字化應用也從35%上升至42%。

同時,受訪企業表示,為了削弱關稅波動所帶來的影響,也切實需要一些支持措施,特別是財政支持(95%)、貿易和供應鏈支持(75%)以及針對不同市場環境的咨詢和培訓(41%)。 44%的受訪企業也認同與主要市場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將更加有助其應對關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90%的國內受訪企業已實施數字化方案,數字化應用正持續深化并取得顯著成效,其中中型企業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在以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過程中,企業紛紛布局人工智能(67%)、自動化(52%)、云計算(52%)及生成式AI(41%)等前沿技術。盡管54%的企業認為實施數字化成本較高,但近八成企業依然計劃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數字化投入。

大華銀行中國批發銀行部主管、企業銀行部主管兼北京分行行長辛韜表示,該行企業數字銀行平臺和行業洞察助力客戶提升運營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并開拓新增長點。

辛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華銀行堅持做好生態圈融資、供應鏈融資,不僅向核心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還融入核心企業的上下游,針對整個生態圈,提供一攬子方案,此外,開展各類中間業務以及投資業務等。

辛韜還告訴記者,相對于中國境內,東盟市場融資利率更高,因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在國內融資,在海外經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十精品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日韩精品亚洲伊人久久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狠狠 | 五月天手机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