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9:11:02
LVMH集團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其中“時裝與皮具部門”表現最差,包含LV、Dior等品牌,有機收入下滑7%。同時,LV、Dior等品牌還面臨客戶數據外泄問題,給品牌發展帶來陰影。奢侈品行業專家指出,奢侈品市場正步入下行階段,進入性價比時代,品牌需升級服務模式,以客戶價值為核心。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張益銘
近期,LV(路易威登)的“大船”駛入上海,無疑是一場吸引眼球的營銷盛舉,但卻難掩其母公司的財務困境。
7月24日晚間,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團之一的LVMH集團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集團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總營收同比下跌4%至398.1億歐元;經常性營業利潤下滑15%至90.1億歐元,凈利潤則下降22%至56.9億歐元。
圖片來源:LVMH集團財報
作為LVMH集團業績支柱、營業占比約五成的“時裝與皮具部門”表現最差,該部門品牌包含LV、Dior(迪奧)等,今年上半年有機收入下滑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
提升銷量已然是頂奢們的迫切需求。而近3個月來,Dior、LV先后發生客戶數據外泄“事故”,給品牌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這已對整個奢侈品行業形成危機,客戶開始不信任品牌。竊密者也更加肆無忌憚,恐對LV等品牌造成巨大不利影響。”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奢侈品集體步入下行階段,行業進入性價比時代,難以繼續維持高利潤。
當奢侈品市場風光不再,LV們又該如何重新駛向增長快車道?
財報顯示,在截至6月底的2025年上半年,LVMH集團收入按固定匯率下跌4%至398.1億歐元,在有機基礎上同比下降3%;凈利潤下跌22%至56.9億歐元,營業利潤率下降至22.6%,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而在第二季度,LVMH集團收入按固定匯率下跌4%至195億歐元。
若按部門劃分的業務板塊來看,今年上半年,LVMH集團僅一個板塊實現增長。其中,“葡萄酒和烈酒部門”“時裝與皮具部門”的有機收入均為同比減少7%,營收分別為25.9億歐元、191.2億歐元;“腕表與珠寶部門”“香水與化妝品部門”則較上年同期有機收入持平,分別錄得營收50.9億歐元、40.8億歐元。而絲芙蘭所在的“精選零售部門”有機收入增長2%至86.2億歐元。
圖片來源:LVMH集團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時裝與皮具部門”涵蓋LV、Dior、Celine等多個大牌,在LVMH集團的營業占比約五成。但在今年上半年,該板塊的營收不僅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增長,且跌幅進一步擴大:一季度為-5%,二季度為-9%。
若按地區來看,今年上半年,LVMH集團歐洲市場的表現最好,營收同比增長1%。日本市場、亞太市場(除日本外)今年上半年分別同比下降15%、9%。
圖片來源:LVMH集團財報
周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奢侈品集體步入了一段艱難旅程,即便像LV這樣的頂奢品牌。“去logo化、去品牌化的消費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客戶對品牌溢價的支付欲望會進一步降低,這會影響整個奢侈品行業;同時,隨著消費個性化、多元化,將導致品牌多極化。傳統奢侈品牌所占的主導地位會進一步降低,未來是很多新興品牌,特別是高端小眾品牌和生活方式服務品牌擁有更大機會。”
過去數十年里,在全球開設實體門店,是各大奢侈品“攻城略地”的主要策略。“過分依賴線下渠道。而線下渠道的價值正在減弱,向線上轉型需要時間,這將讓所有奢侈品集團和品牌在一段時期內面臨銷售額減少和利潤降低的局面。”對此,周婷向記者進一步表示,奢侈品牌還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很難激發消費者更多的消費欲望。
此外,“庫存高”也是品牌業績承壓的一個原因。“近幾年奢侈品市場高速增長,讓客戶特別是高端客戶的奢侈品庫存高企,在庫存沒有消化的情況下,很難再消費奢侈品。”周婷說。
為拉動銷量,吸引潛在客群,頂奢品牌也絞盡腦汁。
今年LV在上海的“大船”——“路易號”頻頻刷屏社交媒體,其“船票(參觀票)”“餐飲”均一票難求。LVMH集團也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談及了“路易號”,直言LV通過不斷重塑其標志性的產品與品牌的獨特體驗,持續展現創造力。而“路易號”正是體現了LV自1854年創立以來就堅持的“旅行精神”。
LV的“大船”路易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但在LV以盛大活動攬客戶之際,(7月19日)卻突然傳出其因泄露約42萬名奢侈品買家的信息,被香港隱私公署調查一事(每經此前報道《約42萬名奢侈品買家的信息“被泄露”!香港隱私公署亮劍LV:正在調查,若泄露且不糾正錯誤或面臨刑事訴訟》)。其“姊妹”DIOR也在今年5月承認“中國客戶信息外泄”。這無疑給急于提升銷量的奢侈品敲響了警鐘:如何在銷量與保障用戶隱私之間找到平衡?
“提升銷量與保護客戶隱私并不矛盾,只有具備保護客戶隱私的能力,才能更了解客戶,并更加獲得客戶信任,才能更好地實現銷售與服務。”周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目前的客戶隱私泄露事件,已經對整個奢侈品行業形成危機。“一方面客戶開始完全不信任奢侈品牌,盡量避免與品牌共享相關信息;另一方面,竊密者則更加肆無忌憚,奢侈品牌的客戶數據,成了非常容易竊取的高價值盜竊目標。”
整體奢侈品行業正面臨系統性風險。周婷認為,品牌性價比將逐步讓位于產品性價比和服務性價比。“行業進入性價比時代,奢侈品高利潤將越來越難維持,步入下行階段已經是必然。”
LV于成都太古里的店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不過,中國依然穩居全球奢侈品核心市場。要客研究院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前兩個季度,中國奢侈品市場共計貢獻5170億元銷售額,并帶動大約5萬億元的相關高端消費行業實現逆市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被監測的278家奢侈品牌在華共新開門店約350家,同時89個品牌合計完成430家門店的煥新升級。
“奢侈品牌若想重新獲得增長,只有將賣貨模式升級為服務模式,以客戶價值為核心,去經營客戶,并基于信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生活方式服務,才會把握機會擁有未來。”周婷表示,奢侈品牌不斷開大店、體驗店,并以線上為核心提高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將成為很多品牌未來的經營方向。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