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9:10:06
7月30日,中電聯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指出,7月以來全國電力負荷屢創新高,7月17日達15.08億千瓦。若氣溫再創新高,最高用電負荷或達15.2億~15.7億千瓦。除氣溫外,內需穩定和工業生產、出口超預期回升也拉動用電增長。新動能相關行業如汽車制造、人工智能等用電量增速強勁。預計8月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區域短時緊張,但跨省跨區互濟后可平衡。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每經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周逸斐) 7月30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召開《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7月以來,多地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全國最高負荷屢創新高,7月17日達到15.08億千瓦。《報告》指出,若夏季氣溫再創歷史新高,則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5.2億~15.7億千瓦。
今年迎峰度夏的電力供需形勢呈現出哪些新特點?除了氣溫因素,哪些行業是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
中電聯統計與數智部電力供需分析處處長陳亞寧回答《每日經濟新聞》現場提問時表示,今年入夏以來,氣溫整體呈現出梅早、高溫開始時間早的特點。從6月中下旬電力負荷就快速增長,尤其是7月以來,全國多個區域及地方電力負荷不斷創新高。
根據有關數據,7月4日、7月7日、7月16日、7月17日用電負荷連創新高,最高達15.08億千瓦,較去年最大負荷增加0.57億千瓦。除了氣溫因素,在國家“兩新”“兩重”等政策加力擴圍下,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內需表現較為穩定,新質生產力成長壯大,工業生產、出口超預期回升。
陳亞寧進一步指出,從用電量增速看,新動能支撐作用強勁,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保持了較強韌性。
“6月當月,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分別同比增長11.0%、10.3%、8.6%、8.0%、6.9%、5.8%、4.2%,均高于制造業平均增速。此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熱門賽道拉動相關行業用電量高速增長,6月當月,互聯網數據服務用電量同比增長44.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4%,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13.0%。”陳亞寧說。
陳亞寧指出,若夏季氣溫再創歷史新高,則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5.7億千瓦左右。8月份,將進入電力保供的關鍵期,從目前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結合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預計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東、華中、西南、南方區域個別省份短時供需緊張,但通過最大程度的跨省跨區余缺互濟后,可以實現電力平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