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8 09:35:50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NO.1 首創證券H股發行上市獲北京市國資委批復
8月27日晚間,首創證券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H股股份有關事項的批復》。根據該批復,北京市國資委原則同意首創證券本次擬公開發行H股的總體方案。首創證券本次發行上市事項尚需公司股東會批準,并需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的批準、核準或備案。
點評:首創證券H股發行獲北京市國資委批復,標志著其國際化布局邁出關鍵一步。此舉將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拓展國際融資渠道,增強品牌影響力。對券商板塊而言,頭部券商國際化進程加速,中小券商或跟隨探索海外市場。整體看,中資金融機構境外融資渠道拓寬,有利于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
NO.2 8月以來超400只基金發布暫停申購或大額申購相關公告
隨著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公募基金集中“閉門謝客”。近日,易方達、華泰柏瑞、南方、華夏等多家基金公司紛紛官宣旗下部分基金開啟限購模式,其中多數基金為績優產品。實際上,自8月以來,市場上多只業績領先的主動權益基金陸續宣布限購,市場已迎來“限購潮”。Wind數據顯示,8月1日至今,全市場共計已有409只基金發布暫停申購或大額申購相關公告(份額合并計算)。受訪人士認為,限購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大額申購受限,間接影響則可能促使投資者將目光轉向其他產品。面對這一變化,投資者應保持理性,科學看待基金收益中來自市場風格的貝塔收益和來自基金經理能力的阿爾法收益,建立更加合理的資產配置框架,淡化對短期業績的過度關注。
點評:8月以來超400只基金發布限購公告,多家頭部基金公司績優產品加入"閉門謝客"行列。這一現象反映出基金公司對規模控制的謹慎態度,或將促使資金流向其他投資標的。主動權益基金集中限購可能引發市場對相關板塊的重新評估,投資者需理性區分貝塔收益與阿爾法收益,構建合理資產配置框架,避免短期業績追逐。
NO.3 8月公募基金發行數量創年內新高
公募基金發行延續火熱勢頭。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以認購起始日統計,8月份以來,全市場已有158只基金計劃發行,較7月份全月的149只發行量增長6.04%,目前不僅刷新了年內單月發行新高紀錄,還實現了連續兩個月單月發行產品數量超140只。
點評:公募基金發行升溫反映市場資金入市意愿增強,158只新基金創年內新高,顯示機構對后市布局積極。此舉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有利于提升市場流動性,對券商、資管等金融板塊形成直接利好。同時,基金發行活躍度提升也預示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對市場整體情緒具有正向引導作用,有望推動市場結構性行情深化。
NO.4 年內23家公募自購,總金額超8億元
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價值的認同和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充分信任,將運用公司自有資金2470萬元,認購正在發行中的摩根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至此,據基金公告統計,年內至少已有23家公募宣布自購旗下基金,總金額達8.037億元。另據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83家公募機構實現凈申購,整體凈申購總額達1092.82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獲凈申購20.57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19.43億元。
點評:公募基金年內自購超8億元,摩根基金等23家機構用實際行動傳遞對市場信心。此舉不僅為相關基金帶來資金支持,更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權益類基金凈申購額已超去年全年,顯示機構對A股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這種“真金白銀”的投入有望提振市場情緒,增強投資者信心,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