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30 00:52:31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段煉 董興生
如火如荼的外賣大戰行至8月,備受關注的淘寶閃購交出自4月底推出以來的首份成績單。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6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財報,收入為人民幣2476.52億元,同比增長2%。若剔除已處置業務(高鑫零售、銀泰)的影響,同口徑收入同比增長將為10%。凈利潤為人民幣423.82億元,同比增長76%。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的“即時零售”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47.84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31.96億元增長12%,主要得益于“淘寶閃購”帶來的訂單量增長。
與此同時,阿里在該季度的經調整EBITA(息稅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下降14%至人民幣388.44億元,也主要歸因于對淘寶閃購以及用戶體驗、用戶獲取和科技的投入,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的雙位數收入增長以及多項業務運營效率的提升所抵銷。
財報提及,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成果,8月前三周帶動淘寶App的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25%。阿里高管在隨后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5月以來,阿里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投入快速取得了階段效果,并產生了積極的協同效應。其透露,8月份整體即時零售月度活躍買家數達3億。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吳泳銘談即時零售布局:
不是著眼于單一消費品類的競爭
29日晚,在2026財年一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以AI+云為核心的科技平臺、購物與生活服務融合的大消費平臺,是阿里集團面臨的兩大歷史性戰略機遇。阿里巴巴將以驅動業務強勁增長為核心目標,堅定投入未來發展,這也是阿里巴巴發展26年后的再次創業。
在AI(人工智能)領域,吳泳銘表示:“AI技術對所有行業的改變升級以及AI與云計算的深度結合,是未來十年技術領域最大的行業機會。”
“本季度,阿里在AI+云的Capex(資本性支出)投資達386億元。過去四個季度,已經在AI基礎設施以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吳泳銘說。
在大消費領域,吳泳銘指出,阿里立足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和最有潛力的服務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電商基礎設施發達、人口密度高、服務消費需求旺盛,即時零售和電商具備融合的基礎條件。
在他看來,近場消費與遠場電商融合,不僅能滿足用戶的一站式消費需求,也能滿足商家多場景服務消費者的需求,更將有助于AI時代一站式消費助理的誕生。
吳泳銘強調:“阿里巴巴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布局,并不是著眼于單一消費品類的競爭,而是滿足10億消費者的一站式需求,塑造AI時代大消費平臺的商業形態。”
他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以創業心態再出發,以驅動業務強勁增長為核心目標,對核心業務持續投入以提升競爭優勢,對獲得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不會單獨看外賣盈利情況
預計未來三年淘寶閃購將帶來萬億元新增成交
此外,在電話會議上,阿里高管表示:“同行的外賣業務做得非常優秀,尤其是效率方面,我們正在努力縮小這一差距。”
他透露:“我們在下一階段會持續推高‘高價值’訂單的比例,消費者的高價值正餐訂單以及零售訂單的比例都在提升。”
阿里高管表示:“我們不會單獨看外賣的盈利情況,考慮到電商的綜合收益,我們認為可以在長期保持競爭力的前提下,(淘寶)閃購對平臺整體產生正向經濟收益。”
阿里高管透露,盒馬在接入淘寶閃購后,線上訂單同比增長70%。他表示:“在遠近場結合方面,天貓超市將全面從B2C遠場模式升級為近場閃購模式,在保持遠場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更快速的配送時效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阿里、美團、京東已悉數入局,投身于這場激烈的即時零售戰局。
8月27日晚,在美團財報電話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當前外賣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美團將繼續捍衛市場地位。“美團是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在持續的競爭中實現了今天的領先地位。”
從財報數據來看,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在今年二季度收入為653億元,同比增長7.7%。美團在財報中提到,受二季度開始的非理性競爭影響,核心本地商業經營溢利在二季度同比下降75.6%至37億元,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19.4個百分點至5.7%。
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美團管理層還表示,目前其他平臺的補貼水平仍保持歷史高位,美團將加大投入應對競爭,同時加大對行業生態的投入。美團將在保持外賣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增加補貼,來確保價格競爭力和穩定的履約體驗,預計核心本地商業分部三季度會出現較大規模的虧損。美團會根據競爭態勢和策略動態調整投入規模。美團管理層認為,當行業補貼逐步回歸理性水平,外賣也會回歸合理的利潤水平。
阿里高管則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雖然我們在即時零售上還沒有賺錢,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即時零售)和淘寶整體的結合帶來了整體流量和(購物)頻次提升,以及帶來的淘寶平臺廣告的提升等,這些都是在未來會產生很好收益的投入。”
這名高管表示,阿里有足夠的資源,“我們更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只考慮短期的回報,從而放棄長期的回報,我們需要很好地平衡這一點”。
據阿里高管預計:“未來三年內,(淘寶)閃購和即時零售會為平臺帶來1萬億(元)的新增成交。同時,我們也相信,外賣行業從一家獨大到多平臺參與,讓商家和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長期對行業一定是有利的。”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陳婷
編輯|段煉 董興生 杜波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