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1 19:47:45
鋰礦企業半年報顯示,2025年行業趨勢聚焦于資源爭奪,尤其是低成本鹽湖資源。業績方面,鋰礦板塊整體稍好于2024年同期,但企業間分化明顯,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凈利潤同比增長,市值領先。鋰價“高開低走”影響業績,而鹽湖提鋰憑借低成本優勢維持盈利。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董興生
鋰礦企業2025年半年報已密集披露,相較于業績層面的不溫不火,鋰企半年報所展望的未來趨勢才是焦點。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等鋰礦龍頭都在半年報中強調了資源的重要性,只不過,贛鋒鋰業更加強調未來的鹽湖資源。
實際上,今年A股鋰礦股市值出現分化,市值龍頭不再是礦企,而是以鹽湖提鋰為代表的鹽湖股份;市值第二大的則是藏格礦業(000408.SZ),同樣是鹽湖提鋰企業。
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鋰行業大趨勢是爭奪低成本的鹽湖——包括在我國的青海、西藏,以及國外的南美洲地區,目前各家都在搶占鹽湖資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A股鋰礦板塊業績比2024年同期稍好。天齊鋰業、中礦資源(002738.SZ)、融捷股份(002192.SZ)等鋰礦企業盈利,但個別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不過,贛鋒鋰業、盛新鋰能(002240.SZ)兩家鋰企仍然處于虧損狀態;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是少數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企業。
這一業績與上半年鋰價“高開低走”有關。
2025年上半年,鋰精礦價格跟隨鋰鹽價格運行。受鋰鹽價格持續走弱影響,進口鋰精礦價格亦出現回落。自2024年下半年起,部分海外礦山陸續減產或停產,帶動礦端持續去庫存,進口鋰精礦價格于今年初至春節期間出現小幅回升。但隨著節后實際需求增速不及預期,鋰鹽與鋰精礦庫存同步回升,鋰精礦價格進入持續下行通道。
2025年3月下旬,受市場對全年供應過剩預期的影響,悲觀情緒升溫,鋰精礦價格跌幅進一步擴大。不過,到了6月中旬,碳酸鋰價格在“累庫”背景下趨于穩定,帶動鋰精礦價格在快速下行后企穩。7月,宏觀政策導向積極,疊加部分供應擾動因素顯現,進口鋰精礦價格出現明顯反彈,一度回升至年初水平。
從半年報來看,鋰礦龍頭側重于資源端開發以及固態電池材料研發。
天齊鋰業提到,在雅江措拉鋰輝石礦擁有63.24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資源,資源品位為1.30%。目前,公司繼續對該礦的資源量、儲量情況進行進一步勘探核實,并繼續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未來建成后將成為公司首個國內鋰精礦供給來源。在完成硫化鋰產業化籌備工作基礎上,針對下游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對硫化鋰的需求,天齊鋰業年產50噸硫化鋰中試項目已實質落地并動工。
贛鋒鋰業提到,將通過進一步勘探不斷擴大現有的鋰資源組合,積極提高公司的資源自給率水平,優先開發低成本鋰資源,進一步優化公司鋰資源成本結構。公司計劃于2030年或之前形成總計年產不低于60萬噸LCE(碳酸鋰當量)的鋰產品供應能力,其中將包括礦石提鋰、鹵水提鋰、黏土提鋰及回收提鋰等產能。
記者注意到,相較鋰企半年報披露的業績,更為值得留意的是鋰股市值變化。目前,鋰企中,僅有鹽湖股份(000792.SZ)的市值突破1000億元,市值排在板塊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藏格礦業,市值逼近900億元。再者是贛鋒鋰業,市值超過800億元。
和上一輪鋰周期的礦端“雙牛”相比,這一次是兩家坐擁鹽湖的企業排在市值前二。
今年上半年,兩家企業凈利潤均同比增長。其中,藏格礦業實現營業收入16.78億元,同比下降4.74%;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38.80%。藏格礦業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平均售價(含稅)約為6.75萬元/噸,平均銷售成本約4.15萬元/噸。藏格礦業半年報還顯示,整個行業處于磨底階段,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在6萬元~8萬元/噸區間震蕩運行。如此來看,即便行業處于下行,但鹽湖提鋰仍然能以低成本優勢維持盈利。
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均有鹽湖產能釋放預期。鹽湖股份4萬噸/年鋰鹽項目總體進度達到71%,吸附提鋰裝置于6月3日完成中交驗收,預計9月底進入投料試車。屆時,鹽湖股份將形成8萬噸/年鋰鹽的產量規模。
在半年報中,藏格礦業也提到碳酸鋰的增量項目——麻米錯鹽湖。藏格礦業擬分兩期建設年產10萬噸碳酸鋰產能,首期規劃年產5萬噸碳酸鋰。報告期內,西藏麻米錯項目證照辦理手續取得重大進展,在7月取得了采礦證。公司計劃于2025年三季度啟動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并同步開展設備采購和施工團隊進場工作。經初步測算,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9到12個月。
贛鋒鋰業計劃與LAR公司整合合資公司,將阿根廷PPG鋰鹽湖、PG鋰鹽湖以及Puna鋰鹽湖三塊鋰鹽湖資產注入合資公司,共同開發PPGS鹽湖項目。該項目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鹽湖提鋰項目之一。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