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23:47:06
自去年底以來,我國醫療設備更新項目陸續啟動,2025年上半年總金額達153.4億元,其中MRI設備采購熱度高。但MRI依賴的液氦是不可再生資源,面臨可持續發展挑戰。西門子醫療計劃2030年后全面采用DryCool干磁體技術減少液氦使用。盡管干磁體技術有突破,但市場仍以傳統液氦技術為主,干磁體技術需進一步推廣。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張益銘
去年底以來,各地醫療設備更新項目陸續啟動。眾成數科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領域設備更新有披露預算金額的項目審批數量共計212個,總金額達153.4億元。
其中,磁共振成像(MRI)設備也迎來“采購熱”,中標設備數量超過500套。在市場采購熱情高漲的背后,MRI領域卻隱藏著一個關乎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挑戰——MRI的“心臟”是一個超導磁體,其常年在零下269℃(液氦環境)下工作。但氦氣是不可再生資源。如何減少液氦使用量、降低對液氦的依賴,是各家MRI生產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近日,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天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西門子醫療深圳基地將全面推進干磁體磁共振的本土化生產轉型。預計2030年后,西門子醫療全球磁共振產品將全面采用DryCool干磁體技術。
202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醫療設備集采的千億元級市場更新周期正式開啟。
經過項目審批、采購意向等多個環節,醫療設備采購市場呈現明顯回暖趨勢。眾成數科8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以來,醫療行業政策紅利釋放,市場需求增長,各類醫療設備更新火熱。近期,招標公告數量迎來小爆發,大型醫院采購需求旺盛,多科室高端醫療設備采購頻現過億元大單;縣域醫共體在省級衛健委牽頭下集采規模顯著擴大。
以MRI為例,據比地招標網統計,2025年1至6月,磁共振招投標市場有447家采購單位,362家中標單位,中標設備數量達652套,中標總金額約63.7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人均保有量維度看,我國每百萬人MRI設備的擁有量由2013年的3.3臺增長到12.4臺,盡管普及程度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磁共振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永磁磁共振,因磁材消耗大而逐步被淘汰;另一類是超導磁共振,2024年裝機量占比超90%。
超導磁共振采用的是液氦技術,超導磁體中的超導線圈需浸泡在零下269℃的液氦中。據統計,MRI設備使用的氦占據全球氦用量的20%,是氦用量最大的行業。
馬天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不同的超導磁共振產品,液氦用量也有所不同。傳統技術下,1.5T超導磁共振的磁體需要1000多升的液氦才能正常運行,因此磁體設計時需要巨大的液氦腔。也因為這樣,磁共振不僅占地面積大,還得放在地下室或一樓,怕水淹、怕溫度波動;而且液氦會揮發,需要定期補充,維護成本高。
“失超是液氦磁共振很難避免的問題。” 一位熟悉磁共振領域的業內人士解釋道,所謂失超,就是原本處于超導狀態的電流會轉化為熱量,這些熱量會直接加熱磁體內儲存的液氦。一旦失超發生,磁體中將近2000升的液氦會受熱揮發為氦氣,體積會膨脹數百倍。這就導致失超發生時,失超管會出現猛烈的低溫氦氣排放現象。
此外,液氦是不可再生資源,同時也是我國的稀缺資源,幾乎100%依賴進口。過去幾十年間,超導磁體技術一直圍繞“液氦少揮發”“液氦零揮發”來進行突破。
馬天石也談到,西門子醫療的DryCool干磁體技術可將磁共振液氦使用量從傳統1500升縮減至0.7升,相當于兩個礦泉水瓶的量,徹底避免失超風險。2030年后,西門子醫療全球磁共振產品將全面采用DryCool干磁體技術。
但記者也注意到,今年公開的招標采購仍以傳統液氦技術磁共振設備為主。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干磁體技術進入市場時間較短,尚未被用戶廣泛了解。目前無液氦超導磁共振以1.5T為主,未來有望拓展到更多場強(磁場強度)。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