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觀察 2025-09-14 21:20:42
臺上,村民握麥高歌;臺下,觀眾揮手跟唱。每當夜幕降臨,資陽市安岳縣龍臺鎮濱河路體育公園便會熱鬧非凡。音樂小廣場上,聚光燈照亮舞臺,歌聲響起,一場充滿煙火氣的“村K”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里沒有明星大腕,只有鄉親父老;沒有分毫票價,只有自由的歌聲和發自內心的笑聲。
這片依水而建的濱河路體育公園,由政府搭臺,愛心企業和老百姓“眾籌”而建、自愿參與運營,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自今年5月投用以來,公園迅速成為龍臺鎮的“人氣地標”,日均人流量接近1萬人次。每到夜晚,歌聲、歡呼聲、嘮嗑聲和運動場上的吶喊聲,交織成一曲鮮活的夜生活交響樂,將龍臺鎮的夜晚徹底推向熱鬧的高潮。
每一個龍臺人,都能在這里開“個唱”
“龍臺的家人們,晚上好!這首歌送給大家!”居民高代紅走上舞臺,深情唱響《牽著媽媽的手》,質樸的歌聲飽含對母親的眷戀,讓臺下不少觀眾紅了眼眶。
龍臺鎮居民上臺展現自我。
緊接著,居民楊選芝帶來《母親》,熟悉的旋律引發全場共鳴。臺下,觀眾們紛紛打開手機手電筒,微光匯聚,宛如銀河灑落人間。
“這首歌獻給每一位辛勤勞作的龍臺人!”居民唐虎川接過話筒,唱響《水手》,激昂的節奏點燃現場氣氛,大家跟著節奏搖擺,盡情享受這歡樂時刻。
……
人氣火爆的“村K”活動。
這樣的“村K”活動,在龍臺鎮已成為常態。活動組織者、場鎮餐飲商戶王露本身是音樂愛好者,看到新建的公園設施齊全,便萌生了為鄉親們搭建娛樂平臺的想法。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就盼著能有個休閑放松的地方,展示一下自己。我就想,為啥不利用這個公園,打造一個大家都能開‘演唱會’的舞臺呢?”說干就干,王露自掏腰包購置音響設備、搭建舞臺,又拉來五六個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組建了鄉野露天大舞臺志愿服務隊,負責“村K”活動的組織和維護。
人氣火爆的“村K”活動。
每晚7點到9點,是公園里固定的“村K時間”,村民們現場排號,就能登上舞臺一展歌喉。從最初的羞澀嘗試,到如今的踴躍參與,每晚都有幾十人搶著上臺,這里逐漸成了龍臺鎮最具人氣的“星光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舞臺的音響音量嚴格控制,靠近居民區的點位不超過60分貝,文明歡唱不擾民。上個月,該鎮還成功組織了第一屆“村K”比賽。
“這里音響、燈光、舞臺、觀眾,甚至維護秩序的‘安保’,一樣都不缺,站上去就等于開‘演唱會’了。”常來唱歌的居民唐虎川笑著說,沒有專業門檻,也不論唱功“好撇”,面對幾百街坊鄰居盡情高歌,就是圖個開心!
在這里,每個人都能閃閃發光。“搶著唱K”,成了龍臺人夜生活的新風尚。
政府+鄉賢+百姓,共筑龍臺“幸福生活主場”
龍臺鎮濱河路體育公園占地8100平方米,除了人氣爆棚的音樂小廣場,還新建16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廣場,新增6200平方米的綠化,配套休閑座椅及照明設施。自開放以來,日均人流量近1萬人次,從清晨到夜晚,都有居民在此休閑健身,已然成為龍臺鎮的“城市會客廳”。
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王輝宏,對這個新建的專業場地贊不絕口:“接觸羽毛球4年了,以前只能在空地上打球,動作施展不開,還容易受傷。現在有了這么好的場地,下班后和同事來打打球,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感情,太方便了!”
濱河路體育公園全民健身廣場。
這座公園的修建,源于老百姓最樸素的愿望。作為安岳檸檬核心產區、川東地區經濟重鎮的龍臺鎮,距離縣城約40分鐘車程,雖有4.15萬常住人口,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但過去鎮內文化休閑場所一直相對有限。如今老百姓腰包鼓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心里漸漸琢磨起來:“能不能有個像樣的地方跳廣場舞?”“娃兒放學能去打籃球嗎?”
在公園里休閑散步的居民。
2025年1月,該鎮召開鄉情懇談會,把建公園的構想一提出來,立馬點燃了本地企業、返鄉人士的熱情。短短時間,72.36萬元的捐款便籌集到位。愛心企業家——四川檸巨果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茂偉第一時間響應,他說:“作為土生土長的龍臺人,回饋家鄉是責任,更是榮譽。很高興看到濱河路的環境和形象有了明顯提升,讓大家擁有優質的休閑空間。”
據悉,整個項目推進結合了政府防洪堤治理工程項目、社會捐資和鎮民生實事,采取“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模式,不到3個月便建成投用。建成后,濱河路區域設有全面監控,政府還配備了巡邏隊伍,負責治安、環境衛生、綠化維護等日常管理。同時,群眾也會自發組織各類活動。
龍臺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謝軍指著廣場一側的“愛心筑夢功德榜”說,78個企業和個人的名字被刻在上面,記錄著大家樸素的愛鄉情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徑,讓大家成為鄉鎮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自從有了“村K”和全民健身廣場,鎮上的民風也變好了——打麻將的少了,扯皮拌嘴的少了,親子關系也更融洽了。
龍臺鎮濱河路體育公園。
隨著濱河路體育公園鄉野露天大舞臺的火爆“出圈”,當地群眾又陸續自發建成兩個音樂小廣場,為大家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舞臺。如今,這里不僅歌舞升平,還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效應”。人流帶來了消費,周邊攤點、小店夜晚營業額明顯上漲,“夜經濟”悄然生長。而通過直播、短視頻擴散,龍臺“村K”知名度攀升,已成當地新IP。
一個鄉鎮公園,并不罕見。但龍臺鎮濱河路體育公園的特別之處在于:真正由“民愿”推動,從“缺什么”到“有什么”,群眾全程參與,不依賴政府單方面投入,借助鄉賢、企業力量迅速落地。同時,還超越“硬件建設”,延伸出文化舞臺、經濟場景和社區凝聚力。龍臺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著新時代村民的精氣神,書寫著小鎮的夜生活、新風俗、幸福圖景。
這或許,也正是四川無數正悄然變化的美麗鄉村的縮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